根據 Mempool 數據顯示,比特幣挖礦難度在 6 月 29 日進行調整時,下滑約 7.5% 至 116.96 T(Trillion),創下近 4 年來最大降幅。

比特幣區塊鏈每挖出 2,016 個區塊(大約兩周)就會依據算力的高低變化進行難度調整,以確保無論有多少礦工在挖礦都仍然能夠維持「每 10 分鐘產出一個區塊」的速度。

這次調整發生在區塊高度 903,168,挖礦難度從 126.41 T 降至 116.96 T,下調幅度為 2021 年 7 月中國全面禁止挖礦以來之最,當時挖礦難度下修了 28%,比特幣價格也從當年 4 月創下逾 6 萬美元高點,下挫至 3.4 萬美元附近。

挖礦難度基本上反映了礦工之間的競爭水平,難度越高則競爭越激烈。如果在過去兩周,算力上升,那麼挖礦難度也會跟著上升,讓比特幣挖礦更難。如果算力下滑,那麼挖礦難度水準也會降低,使礦工更容易解開區塊。

然而,挖礦難度降低是比較不常見的,而有些人認為,這是比特幣價格的不祥指標,過去確實也曾多次發生「挖礦難度調降幾天後、幾周後,比特幣價格下跌」的情況。

根據 Clark Moody 的數據,在本次難度下修前,比特幣區塊的實際出塊時間延長至平均每 10 分 38 秒;而比特幣全網總算力也從 902 EH/s 下滑至 838 EH/s,顯示全網算力明顯放緩。

本次難度下調背後的主因,與美國德州等地區近日出現的極端高溫熱浪密切相關。由於挖礦設備耗電極高,美國電網營運商為維持供電穩定,對大型礦場祭出激勵措施,鼓勵礦工在尖峰時段主動降載,藉以換取電力補貼或能源回饋,導致多數礦場暫停運作、全網算力應聲下降。

隨著挖礦難度降低,留在網路上的礦工也暫時迎來「利多」:每單位算力的報酬(hashprice)從先前低迷水平反彈至每日每 PH/s 可得 60 美元(每 TH/s 約 0.05 美元),提供留守礦工短期內更高的挖礦收益。

「Hashprice(算力收益)」是由比特幣挖礦服務公司 Luxor 首創的指標,用來衡量每單位算力(每 TH/s)每日可產生的收入,這個數值會隨著幣價、難度與區塊獎勵波動,為礦工評估盈虧的關鍵指標。

不過,根據目前的網路狀況,平均出塊時間已回升至 8 分 24 秒,顯示算力逐步回升,礦工之間的競爭也在加劇,下一次挖礦難度調整可能會再迎來上修。

〈比特幣挖礦難度下調 7.5%,創 2021 年中國禁挖礦以來最大降幅〉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區塊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