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入財務危機的西班牙連鎖咖啡品牌 Vanadi Coffee,日前高調宣布將斥資 10 億歐元(約 11.7 億美元)大舉買進比特幣,試圖以此作為「翻身籌碼」、上演「逆轉勝」。然而,專家卻警告稱,這筆豪賭「極可能失敗」,甚至形容這類「比特幣財務公司」只是行銷噱頭,難以撐過現實考驗。
Vanadi Coffee 目前在西班牙經營 6 間門市,財務狀況岌岌可危。根據公開資料顯示,該公司去年累計虧損 390 萬美元,儘管營收略有成長,但資金吃緊、現金流轉負,流動性亦趨緊張,整體財務壓力仍未改善。
即便如此,Vanadi Coffee 股東大會仍一致通過提案,授權公司最多投入 10 億歐元(11.7 億美元)購買比特幣。
在最新的營運方針中,Vanadi Coffee 表示正尋求「重新定義公司的營運模式」,並將比特幣列為「主要儲備資產(Primary Reserve Asset)」,打算積累大量比特幣作為財務戰略的一部分。
Vanadi Coffee 最近以 109,880 美元的單價購買了 20 枚比特幣,截至 6 月底共持有 54 枚比特幣。這些資產目前由西班牙當地的合規加密貨幣交易所 Bit2Me 託管。
與此同時,公司董事會還允許 Vanadi Coffee 進行可轉債融資,企圖複製 Strategy(前身為 MicroStrategy)執行董事長 Michael Saylor 的「印鈔之道」。
比特幣政策智庫 Bitcoin Policy Institute 資深研究員 Andrew Bailey 直言:「這些新冒出來的比特幣財務公司都是噱頭,大多會以失敗收場。」
他指出,儘管這類新進企業可能因規模小、較具彈性,在初期取得一定話題性,但本質虛弱的公司不會因為買了優質資產就突然變得優秀。
根據公告,Vanadi Coffee 董事會已獲授權,可增資最多 50% 、且在新增股份中最多可有 20% 排除原股東優先認購權,形同為日後大規模稀釋股東權益打開大門。
此外,Vanadi Coffee 還將向包含董事會在內的中介人支付最高 5% 的募資佣金。
Vanadi Coffee 並非個案,類似操作也出現在澳洲生技公司 Opyl 身上。該公司截至 3 月底僅剩 42,880 美元現金,本季度單季燒掉超過 17 萬美元之後,最終亦決定押寶比特幣作為企業儲備策略,堪稱最後一搏。
Andrew Bailey 補充指出:「對於那些受益於傳統金融體系的 MBA 菁英來說,比特幣向來既陌生又風險極高,他們的思維很難接受這種資產型態,而這些小型比特幣財務公司的存在,也難以改變整體金融圈對比特幣的看法。」
有別於 Vanadi Coffee 等小型企業僅靠少量比特幣換取話題關注,Strategy 的布局明顯不同,鎖定的是全球數兆美元的高流動性固定收益資金市場。
Andrew Bailey 指出,Strategy 已不再是單純持有比特幣,而是以企業財務槓桿、發債結構與大型資產管理機構接軌,將比特幣推向更深層的資本市場運作。
他說道:「當你只有兩枚比特幣,持有量當然可以很容易翻倍、甚至翻三倍,但問題是—— 你的生意還是一團糟。」
企業「囤幣」不是萬靈丹!VC 示警:比特幣財務公司恐陷「死亡螺旋」
〈Vanadi Coffee 陷財務危機、 ALL IN 比特幣求翻身!專家不看好原因曝光〉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區塊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