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行业并不陌生于争议,但很少有项目像山姆·阿尔特曼的全球一样引来如此多的审视。全球承诺通过虹膜扫描验证人类独特性并在全球范围内分发其WLD代币,声称其是金融包容性的工具。然而,批评者认为其生物识别方法侵犯了隐私,过于集中,与去中心化和数字隐私的理念背道而驰。
核心批评在于,生物识别身份系统在依赖专有硬件、闭合认证方法和集中的数据处理上,无法真正去中心化。尽管全球使用了多方计算和零知识证明等工具,但依赖定制硬件“Orb”和集中化代码部署破坏了其所声称的去中心化承诺。
全球的发言人反驳称,全球不使用集中式生物识别基础设施,并强调其应用是非托管的,用户掌控自己的数字资产和全球ID。项目方称,Orb生成虹膜代码时,虹膜照片会作为端到端加密的数据包发送到用户手机并立即从Orb中删除,声称没有个人数据储存。
批评继续指出,全球在用户体验和治理方面实现去中心化仍面临挑战,特别是在数据集中化、信任假设和治理问题上。
批评者表示,全球的生物识别方案可能导致数字排斥。依赖虹膜扫描来解锁服务可能加深全球不平等,当生物识别数据成为访问基础服务的前提时,它实际创造了等级社会。
多个国家的监管机构对全球的操作表示担忧,自2023年7月以来,德国、肯尼亚和巴西等国对其用户生物识别数据的安全风险表示关注。最近,印尼的监管机构暂时暂停了全球的注册。
随着人工智能的复杂化,与AI和身份相关的问题并不局限于任何特定的政府系统或地区。Privado ID的联合创始人表示,如果没有可靠的人类和AI代理验证,数字生态系统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威胁,例如虚假信息、欺诈和国家安全漏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