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 Kitty 后,Labubu 成为下一个全球超级 IP?

图片

追风交易台 5 月 20 日消息,摩根大通的分析师 Kevin Yin 和 Yibo Wu 发布的研报表示,Labubu 和 Hello Kitty 在角色风格和商业模式上非常像。现在 Labubu 正在快速崛起,甚至在搜索热度上已经开始超过 Hello Kitty。

摩根大通预计,Labubu 所属的 THE MONSTERS 系列销售额有望从 2024 年的 30 亿元人民币,涨到 2027 年的 140 亿元,说明它真的有机会成为一个超级 IP。

Labubu VS Hello Kitty

报告中提到,泡泡玛特的 Labubu 系列和三丽鸥的 Hello Kitty 系列,在很多方面都很相似。

图片

从受欢迎程度来看,Google Trends 的数据显示,Labubu 的搜索热度在过去一年里呈现爆发式增长,到 2025 年 5 月已经超过了 Hello Kitty。这说明 Labubu 的全球品牌影响力正在迅速上升,尤其在东南亚(搜索热度是 Hello Kitty 的 1 到 4 倍)、墨西哥(2 倍)和西班牙(1.4 倍)这些地区表现特别亮眼。

报告还特别提到,搜索热度其实就是消费者兴趣的直接体现,也常常是未来销售趋势的风向标。

图片

从 IP 设计来看,Hello Kitty 走的是简洁可爱路线,线条简单、色彩柔和,很容易让人产生情感共鸣;而 Labubu 完全不一样,走的是调皮搞怪风格,像大眼睛、尖牙、蓬松尾巴这些设计,让它在喜欢个性和独特风格的收藏圈里大受欢迎。

从商业化路径上看,Hello Kitty 的路线很成熟了,主要靠授权,把形象授权给各种品牌来做不同产品,这样不仅赚到了钱,也把品牌影响力推得很广。

Labubu 则更偏向自己运营、不断搞创新。泡泡玛特用盲盒这种形式把它带入市场,很快就吸引了大量粉丝。同时 Labubu 也推出了毛绒玩具、文具这些衍生品,还和很多大牌搞联名,产品线扩得越来越多。这种模式让泡泡玛特能更好地掌控产品质量和品牌定位。

市场表现方面,Hello Kitty 自推出以来总销售额已经达到了 84.5 亿美元,而 Labubu 虽然是 2019 年才上线的,但到 2024 年就已经做到了 30 亿人民币的销售额。

更关键的是,Labubu 的增长速度已经超过了 Hello Kitty 当年的增速,说明它的发展潜力非常大。

Labubu 为啥会是下一个超级IP?

报告总结了Labubu爆红的几个关键原因:

产品有新意

Labubu用了特别的乙烯基毛绒材料,这种材质摸起来又软又特别,跟市面上大多数IP形象一比就不一样。

明星带货

不少明星都被Labubu圈粉,纷纷在社交平台晒自己的Labubu毛绒玩具,影响力立马拉满。

营销很会玩

去年7月,泡泡玛特联合泰国国家旅游局搞了一波营销,真人大小的Labubu在曼谷巡游,吸引了大批打卡和转发,社交媒体上热度爆表。

泡泡玛特大力支持

不光在北京的泡泡玛特乐园里安排Labubu现场演出,还在泰国开了第一家线下门店,全力推这个IP。

根据搜索数据、用户访谈、社媒观察和市场调研来看,报告预测,Labubu所在的THE MONSTERS系列,年销售额有可能冲到140亿元。

要是市场发展顺利,到2027年Labubu的热度甚至有机会追上Hello Kitty(目前搜索热度已经是Hello Kitty的70%,4月快100%,5月甚至逼近200%)。

图片

未来增长引擎:新 IP 和 AI 玩具

摩根大通表示,除了现在已有的 IP,泡泡玛特接下来 1 到 3 年内可能会出现新的增长点。

他们预测,到 2027 年,LABUBU 所在的 THE MONSTERS 系列会占集团全年收入的 27%。Molly 和 Crybaby 也会紧跟其后,成为第二、第三大 IP,单年销售都能超过 50 亿。

在产品方面,传统盲盒还是主力,但销售占比会从 2024 年的 53% 降到 2027 年的 43%。其他品类的比重会上升,比如毛绒玩具从 22% 涨到 27%,MEGA 大型玩偶从 13% 涨到 14%,其他产品从 12% 涨到 16%。

另外,虽然泡泡玛特还没正式公布 AI 战略,但分析师认为 AI 玩具会是中国玩具行业的新趋势,而泡泡玛特有机会成为引领者。AI 能带来更强互动和个性化体验,比如语音识别、个性学习,还有增强现实功能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