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第三研究所开发的虚拟货币溯源分析设备在功能层面上,围绕链上地址分析、资金路径追踪、混币行为识别、交易明细提取、案件管理与调证协同六个维度进行系统设计。在币种兼容方面,该设备支持 BTC、ETH、TRX、BNB四种主网币种,并全面支持 USDT 的四种发行协议,包括 USDT-OMNI、USDT-ERC20、USDT-TRC20、USDT-BEP20,确保覆盖目前90%以上案件中出现的主流资产类型。

系统在地址分析模块中,能够对任意给定地址展示其基础信息(如创建时间、所属链、协议版本)、交易行为特征(包括入金频率、出金地址去向分布、是否为集中出币)、余额历史变化曲线、每日收支明细等全量数据。这一功能的意义在于不再依赖人工手动拉取交易记录,而是将地址画像数据化、行为模式可视化,为后续的资金路径识别与目标筛选打下基础。

在溯源与追踪能力方面,系统支持单层、多层、混合结构三种路径追踪策略。单层溯源能力支持最多30个输入地址的同时分析,单层追踪支持30个目标地址的出金路径生成;而多层追踪方面,系统提供一级溯源10个地址、二级溯源50个地址、一级追踪10个地址、二级追踪50个地址、三级追踪250个地址的可视化路径展开,全部支持设定时间区间进行过滤查询,避免历史冗余交易影响判断。

在混币行为识别方面,系统提供两种混币路径解析算法,分别适用于“转入本地址后再分散转出”与“进入本地址即立即转移至混币池再出”的场景识别,确保可在 TornadoCash、Wasabi Wallet 等已知混币机制基础上进行图谱还原。

资金流图以动态展示形式呈现,区分币种、方向与层级,节点颜色或形状可自定义映射地址类型,系统可在点击任意节点后查看地址摘要信息并导出该段路径交易明细。

交易明细查询功能支持通过指定交易哈希(TxHash)解析出交易时间、发起地址、接收地址、金额、矿工费、币种协议、所属区块高度等7项基础参数,并支持双地址间全交易记录提取导出为 Excel,便于作为证据材料归档或提交法院。案件管理模块允许用户输入案件名称、嫌疑人初始钱包、调查时间范围等内容,系统将自动建立案件数据集,并生成完整的地址列表、每日交易统计图、资金流追踪路径图、调证地址清单与标准报告文档。所有案件数据支持每日更新提示机制,并具备一键结案功能,方便后期统一归档。

在调证联动方面,系统已内置与 Binance、Huobi、OKX、Gate 四家交易所的调证模板

允许侦查人员一键生成包括地址标签、交易摘要、调证请求理由在内的标准化材料,调证状态可在系统内跟踪更新,并标记是否已完成、是否收到回应。设备还包含独立的地址标签数据库,涵盖交易所地址、热钱包、冷钱包、OTC商家、已知诈骗地址、已冻结地址等六大类标签,并可中文显示,具备远程云端增量更新能力,以维持标签库实时性。

然而,也应认识到该设备的能力边界。目前的追踪功能虽然涵盖主流币种与交易所,但在对 新型跨链协议、L2、混币协议、ZK隐私币(如Monero、Zcash)等更高级匿名手段的识别上,仍存在技术挑战。此外,该设备依赖链上数据与地址标签,其识别精度与标签质量、数据时效性密切相关。因此,其更适合用于追查涉及公开链资金路径的案件,而非高度匿名或加密通信结合使用的跨平台洗钱方案。

以上信息均来自公开渠道

https://www.trimps.ac.cn/gass/cpxx/dsjai/20240914/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