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賴清德於就職滿一週年之際,拋出重磅經濟政策,宣布政府將成立主權基金,打造國家級的全球投資平台。此舉不僅展現政府對國際經濟趨勢的高度警覺,也象徵台灣正式邁入以國家力量主導全球資本布局的新時代。台灣政府推動主權基金,很可能會激起國內加密貨幣圈的討論,甚至有機會出現鼓吹政府買入比特幣作為投資的一部分,但這現實嗎?

成立主權基金:政府主導、民間參與,共建全球投資平台

賴總統表示,台灣政府將設立主權基金,並打造成一個具有前瞻性與戰略性的國家級投資平台。這項基金將由政府主導,並結合民間企業的資源與靈活性,進行國際市場的投資,目標鎖定在AI時代的主要成長市場。他強調,這將有助於台灣產業的全球布局,並提升國家在國際經濟中的能見度與影響力。

什麼是主權基金 (SWF)?

主權基金(Sovereign Wealth Fund, SWF)是由一個國家的政府成立、並由政府全權或多數控管的投資基金。這類基金通常運用國家財政盈餘、貿易順差、自然資源收益(如石油、天然氣)、外匯儲備等資金,進行長期性、全球化的資產配置與投資。

例如,挪威的「政府養老基金全球」(Government Pension Fund Global)和新加坡的「淡馬錫控股」(Temasek Holdings)都是全球知名的主權基金。

強化國內產業:國發基金升級,打造堅實經濟根基

除了對外投資戰略,賴清德也提出對內產業升級的藍圖。他指出,政府將強化國發基金的功能,推動產業再造,協助國內中小企業轉型與升級,以提升整體產業的國際競爭力。此舉旨在強化台灣本土供應鏈的韌性,讓本地企業在全球經濟變局中仍具備應變與成長的能力。

因應國際經濟變局:主權基金立法將成新焦點

賴總統在接受媒體提問時進一步說明,推動主權基金的規劃,是出於對當前國際經濟戰略布局的因應。他指出,目前全球經濟局勢正在快速變動,台灣需要及時調整戰略,而主權基金正是一項具有高度必要性與前瞻性的工具。他強調,未來主權基金將由立法程序定案,確保政府可有效掌握投資方向與資源配置。

幣圈人士可能乘勢鼓吹:主權基金成為新話題焦點

在過去幾年,台灣幣圈社群不時有人提議,仿效薩爾瓦多等國家,將比特幣納入國家儲備資產。如今政府正式宣布將成立主權基金、進軍國際市場,這很可能成為幣圈再度發聲的新契機。尤其是比特幣在國際間逐漸被視為「數位黃金」,不少支持者認為它具備避險與抗通膨的特性,適合長期持有。

國際趨勢參考:少數主權基金已涉足加密資產

雖然目前全球多數主權基金仍偏向保守、聚焦於股票、債券與基礎建設等傳統資產,但已有極少數例子表現出對加密資產的興趣。例如挪威主權基金(NBIM)旗下的投資標的中,透過第三方基金間接持有少量比特幣。這樣的國際趨勢,可能成為台灣幣圈人士鼓吹買入比特幣時所引用的論據。

政策現實:台灣政府短期內不太可能直接配置比特幣

不過,從目前政府的政策風格來看,短期內主權基金直接買入比特幣的可能性偏低。原因包括:

  1. 波動性風險高:比特幣價格劇烈波動,不符合多數主權基金穩健保值的資產配置邏輯。

  2. 法規仍不明確:台灣對加密資產仍處於監理架構逐步建立的階段,尚未有足夠法規基礎支持公部門直接參與。

  3. 政治敏感度:政府將資金投入比特幣,容易引發爭議,成為政治攻防焦點,特別是在台灣這樣高度民主與多元意見的社會。

未來可能的妥協方案:間接投資或創新基金架構?

儘管直接買入比特幣的可能性不高,但未來不排除出現一些「折衷方案」,例如:

  • 透過基金間接持有與區塊鏈技術相關的資產;

  • 投資於加密貨幣相關企業,如交易所、安全服務或基礎設施公司;

  • 成立專門針對 Web3 與區塊鏈領域的創投子基金。

這類策略既可參與新興科技成長紅利,也能避免直接涉險比特幣的價格波動與監管問題。

這篇文章 台灣總統賴清德推動主權基金,幣圈人士可能乘勢鼓吹買入比特幣? 最早出現於 鏈新聞 AB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