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钱到底有没有进市场?先别忙着翻链上花里胡哨的指标,先想一件生活里的小事小区里总共 10 套房,开发商开盘价 100 万一套,按这成交价算,一共也就 1000 万市值。过了一年有个人把自家房子 200 万卖了其他 9 户根本没挂牌,但市场报价直接改写成这小区值 2000 万。数字好看,可口袋里真多出的现金只有 200 万,这才叫已实现。同理,币圈那堆市值排行榜经常是“账面浮云”,想知道实打实的资金流

挖出一枚 BTC、链上多生成一个数字,账面 MC(总市值)会加,但 RC 还是零;只有这枚币被人花钱买走,RC 才跟着跳。于是 RC 的 30 天增量,基本就对应 30 天真金白银的净流入ETF、MSTR 抛头露面的买单都算,交易所里你来我往的左右手互倒不算。

我自己爱看的就三把尺子

稳定币总市值:USDC、USDT 这些外部子弹进来,先看水位线涨没涨。它们不一定立刻换成 BTC,但至少说明钱跨了进来

交易所持仓里的稳定币变化:子弹送到枪膛,才叫真准备开火。流入少,很多时候就是补保证金,得跟合约热度对着看

BTC + ETH 的 RC通过 Glassnode 之类的图表看 30 天、90 天 RC 斜率,谁在源源不断把真金扔进去一目了然

拿几次冲高做对照就更直观。去年 12 月 BTC 首次摸到 10 万刀那阵,稳定币 30 天里狂增 207 亿美金,交易所流入也有百来亿,BTC/ETH 的 RC 直接加了上千亿——典型的“价涨钱也涨”。这次 5 月冲 10.3 万刀,稳定币水位才抬了 67 亿、交易所净流入 20 亿,RC 增量更只有 240 多亿,明显跟不上节奏——价格双倍快跑,资金拖着步子追。

市场对不对?永远对。只是价格抬得越陡,接盘要求也跟着陡。现在的斜率还在爬,但真到哪天这三条曲线一起掉头向下,你基本就能闻到子弹打空的味道了。到那时别纠结什么 K 线形态,先想想:还会不会有新钱愿意花同样的溢价接你手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