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美国公布了一季度GDP和PCE数据,GDP同比增速只有-0.3%,远低于市场预期,感觉美国经济要凉了。


PCE数据也高得离谱,通胀压力还在上升。

但奇怪的是,市场只是小幅下跌,并没有出现大跌。

这是咋回事?今天我们拆解一下数据背后的逻辑,看看市场为啥这么淡定,还有哪些信号值得我们重点关注。

GDP为啥这么差?真是衰退信号吗?

先说GDP。一季度美国实际GDP年化增速只有-0.3%,不仅比市场预期低得多,也比上季度差远了。



从数据上看,确实有点经济要完的感觉。但深入看,其实没那么简单。

有个关键指标叫国内私人最终销售,它反映美国国内需求,增长了年化3%。



啥意思?简单说,老百姓还在花钱,企业还在买设备、盖楼,房地产投资也没停。美国内需还挺稳,经济底盘没塌。

那为啥GDP这么惨?

罪魁祸首是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关税让进口成本飙升,供应链被搞乱,直接拖累经济增长。

一季度进口暴增,硬生生拉低了GDP 5.03%。

为啥进口会猛增?企业也在抢跑!他们担心特朗普上台后关税更高,成本更贵,所以现在拼命囤原材料,这就像我们双十一前囤货,生怕涨价。

特朗普自己也坐不住了,昨天公开表示,股市的波动是拜登遗留下来的问题”,试图把责任推干净。不过,市场似乎并不完全买账。



不过,也别急着唱衰。美国消费增长率保持在3%左右,处于历史平均水平,这说明老百姓还在花钱,经济底子没那么脆弱。

相比之下,关税只是短期影响,长期影响还得看后续政策怎么走。

PCE数据咋这么高?通胀要失控了?

再来看PCE数据。一季度PCE数据远超预期,显示通胀压力依然不小。



尤其是整体PCE数据,感觉通胀又要起飞。但细看3月份的月度数据,情况又有点不一样。

3月份PCE和核心PCE同比、环比都低于预期,环比增长甚至是0%,是近两年最温和的表现。这说明通胀可能在短期内有放缓的迹象。

那为啥一季度PCE整体还那么高?

主要原因是消费太猛了,一季度,个人实际可支配收入创一年多最大增幅,大家有钱也敢花。

尤其是在关税落地前,很多人可能担心未来物价上涨,提前囤货、加大消费。

这种消费热推高了PCE数据,但也撑住了经济。

所以,数据表面是通胀高企,但背后其实是消费健康、通胀短期放缓的组合。

这也是市场没暴跌的原因之一,通胀并没失控,消费还挺稳的。

美联储会因为GDP负增长降息吗?

看到GDP负增长,有人开始猜,美联储是不是得赶紧降息救市?

但数据告诉我们,事情没那么简单。

这次GDP负增长的锅,主要甩给了关税政策带来的进口激增,和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没啥直接关系。

内需3%的增长也说明,美国经济还没到病入膏肓的地步。

在GDP数据公布前,CME预测美联储五月不降息的概率是92.3%,六月是35.2%。数据公布后,概率变成了94.2%和36.1%。

这说明市场觉得美联储六月降息的必要性没那么急了。

因为GDP负增长是关税政策捣乱的结果,内需还行,美联储没理由立刻放大招。

市场为啥没崩?有啥撑着?

昨天GDP数据一出,市场确实有点吓一跳,美股盘中一度下跌,投资者担心美国经济真的陷入衰退了。

但到收盘,美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说明投资者没那么慌。这背后有几点原因。


首先,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暂时搁置,他和贝森特最近在贸易谈判上积极态度,给了市场一颗定心丸。

只要谈判还在谈,关税和政策不确定性就不会完全失控,市场情绪就会偏乐观。

其次,这次的-0.3%只是第一季度初值,市场已经消化了不少悲观情绪。

相比美联储GDPNow模型预测的-2.7%,这数据其实没那么糟糕。

而且经济学家定义衰退是“连续两个季度GDP负增长”,现在才一个季度,离真衰退还远着呢,后续修正数据和第二季度表现也很关键。

另外,本周是美股财报季,像MSTR这样的重磅财报明天就出。如果企业表现亮眼,市场信心还能再涨一波。

但现在市场情绪已经修复得差不多,投资者开始想要更实质性的结果,比如贸易谈判得真谈成、签个让市场满意的协议,光靠谈已经不够了。

所以,接下来的经济数据会越来越重要。

接下来市场会咋走?重点看啥?

从市场走势看,短期内很难再像上周那样强势上涨,大概率会维持高位震荡,等待新的推动力。

市场到底往哪走,重点得看三件事:

首先,贸易谈判能不能真有进展。比如签个实打实的协议。如果关税政策继续不明朗,甚至谈判崩了,市场可能会重新陷入恐慌。

其次,经济数据也得盯着。软数据,像消费者信心、PMI,已经惨不忍睹,硬数据,比如就业、零售、工业生产,会不会也掉链子?

周五的非农就业数据是本周的重头戏,尤其是失业率和新增就业人数。

如果失业率真的上升,同时新增就业人数低于15万,那就麻烦了。工资下降、消费上升、失业率还增加,这不就是经济衰退的苗头吗?

最后,10年期美债收益率也得看。它反映市场对经济前景的预期,波动越大,说明大家越没底。


所以,市场短期也是边走边看,关税贸易谈判、经济数据和美债收益率的表现,会决定这波行情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