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ank的分析已经很全面了,我这边也简单补充几点。

其实美债违约这事,从我进入金融圈开始,每年都有人在说,已经成了一种意识形态式的焦虑。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还不还得起,而是愿不愿意还


1. 真违约?几乎不可能

美国有没有能力还债,从根本上说是毫无悬念的。只要愿意,美债是可以一直续下去的。所谓到期兑付,大多只是结构性调仓,而不是现金流崩溃


2. 市场担心的不是违约,而是变相赖账

比如通过温和通胀稀释债务,比如财政赤字不断扩大拉高长端利率。这些都不是直接违约,但却在逐渐侵蚀美元信用。这才是市场真正担忧的地方


3. 当前核心风险是久期

赤字扩大的背景下,美国政府要么发短债、加大利率风险,要么发长债、推高期限溢价。无论哪种,都会影响财政支出,也会冲击风险资产


4. 即使债务上限谈妥,市场冲击仍会持续

“债务上限”每次最终都会谈成,但这并不能修复已经受损的信心。只要财政失控的问题没解决,市场迟早会重新定价风险。


5. 三杀现象,已经说明问题
近期股市下跌、债券抛售、美元贬值,股债汇三杀轮番上演,背后是几个信号叠加
美元持续走弱
通胀预期抬头

财政赤字扩大

美联储独立性被质疑(特朗普言论)这些组合到一起,说明市场对美元信用体系已经产生了结构性怀疑


6. 信任瓦解时,定价机制会被重构
当市场不再相信美联储能压住价格,也不再相信财政“有能力收敛时,定价逻辑就会转向“无主权信用资产:比如黄金、比特币

过去美元+美债是避风港,现在开始松动。


“美债违约”的担忧其实是表象,真正的问题是:市场是否还相信美国财政和货币政策能协同稳定局势。

如果信任丧失,那定价就会从利率锚转向财政锚,再转向“无信用”的资产避风港

正如那句老话:当信任动摇,价格就会说话。$B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