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美联储会议:降息落地在即,政策路径仍存变量
2024年9月美联储议息会议临近,当前市场共识聚焦于“大概率降息25个基点”,但后续宽松节奏受就业、通胀数据牵制,全球资产定价与各国政策空间也将随之调整。以下从会议驱动因素、市场预期分化、关键数据锚点及跨市场影响四方面展开分析:
一、会议驱动:经济信号转向下的政策宽松压力
1. 劳动力市场承压触发政策关切
美国7月非农就业数据显著不及预期,失业率攀升至4.3%,且触发“萨姆规则”——失业率3个月均值较12个月低点抬升0.5个百分点,这一信号直接指向经济衰退风险升温。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8月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上明确表态,当前就业市场下行风险已超越通胀上行风险,成为政策制定的核心考量因素,为宽松调整奠定基调。
2. 通胀压力边际缓解提供政策空间
尽管6月核心PCE通胀同比仍达2.8%,高于2%的长期目标,但通胀上行动能已明显减弱。高盛最新研究显示,此前关税调整的成本中,64%由企业自行吸收,仅22%传导至消费者端,未对整体物价形成显著推力;同时,服务业通胀因工资增速放缓失去支撑,商品通胀又受国际能源价格回落对冲,整体通胀风险处于可控区间,为降息创造了条件。
3. 内外部力量推动政策转向宽松
美联储内部鸽派声音持续增强,理事沃勒、旧金山联储主席戴利等核心官员公开支持“预防性降息”,强调需优先规避经济衰退风险;叠加特朗普政府通过提名鲍曼、米兰等鸽派人士进入美联储理事会,进一步改变FOMC(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内部决策平衡,政策转向宽松的动力显著增强。
二、市场预期:9月降息成共识,后续路径分歧显著
1. 9月降息幅度与概率基本确定
从市场定价来看,CME“美联储观察”工具显示,截至当前,9月会议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已高达89.6%,维持当前利率不变的概率仅10.4%,“降息25个基点”已成为市场主流预期。摩根士丹利进一步预测,此次降息将是新一轮宽松周期的起点,预计到2026年12月前,美联储将采取“隔次会议降息25个基点”的节奏;若后续经济陷入温和衰退,降息速度可能加快,联邦基金利率或降至2.25%的低位。
2. 全年及中长期降息次数分歧明显
在全年降息次数上,市场预期呈现显著分化。乐观情景下,部分机构预测2024年将实现3次降息(每次25个基点),分别在9月、10月和12月会议落地;而谨慎派如德意志银行则调整预期,认为受通胀仍高于目标的制约,2025年底前仅会完成3次降息(含2024年12月),较此前预测减少2次。美联储内部决策层也存在分歧:19位决策者中,5人预计2025年降息幅度可达75个基点及以上,但最新点阵图显示,2025年仅计划降息2次(每次25个基点),2026年再追加2次,政策保守性可见一斑。
三、关键变量:就业与通胀数据主导后续宽松节奏
1. 就业数据成“降息节奏开关”
9月5日公布的8月非农就业数据将成为关键风向标:若失业率继续攀升、新增就业人数显著低于预期,可能强化市场对10月“连续降息”的预期;反之,若就业数据超预期回暖,或延缓后续宽松步伐。美联储理事沃勒此前明确划定边界,称除非8月就业数据“显著恶化且通胀保持稳定”,否则不支持9月采取更大幅度的50个基点降息,凸显就业数据的重要性。
2. 通胀数据构成“政策硬约束”
9月11日发布的8月CPI数据同样关键,尤其是核心CPI表现——若核心CPI环比涨幅超过0.3%,意味着通胀粘性仍存,可能削弱市场对“连续降息”的信心。当前美联储内部对通胀容忍度存在分歧:部分鸽派官员认为2%-3%的通胀水平可接受,但鹰派仍警惕“二次通胀”风险,担心过早宽松导致通胀反弹,这一分歧将直接影响后续政策决策。
四、市场影响:全球资产重定价,中国政策空间释放
1. 美股与美债:短期反弹与长期风险并存
当前降息预期已推动美股阶段性反弹,但历史数据显示(来源: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2019年报告),降息周期启动后,股市通常在六个月内平均下跌15%,需警惕当前“过度乐观”情绪消退后的回调风险。美债市场方面,降息预期下收益率曲线或呈现“陡峭化”趋势,摩根士丹利建议采取“做多5年期国债+长端债券”策略,同时布局“短端多头+长端空头”的做陡交易,把握曲线形态变化机会。
2. 黄金与白银:实际利率下行打开配置空间
华泰证券分析指出,美联储降息将直接推动美国实际利率下行,而实际利率是黄金定价的核心逻辑,因此黄金配置需求有望显著提升;中长期来看,若美国无法重建“高增长、低通胀”格局且政府赤字率居高不下,全球央行购金趋势或持续,黄金长期上涨动能充足。白银则需关注“金银比收敛”机会——若降息后经济企稳,白银的工业属性将发力,可能触发补涨行情,成为贵金属板块的潜在亮点。
3. 中国政策:外部约束缓解,宽松空间打开
美联储降息将直接缩小中美利差,缓解人民币汇率压力与跨境资金外流风险,为中国央行实施降准、降息等宽松政策创造外部条件。当前市场普遍预期,随着外部环境改善,中国可能跟进启动货币政策宽松,通过降低融资成本、释放流动性,进一步推动内需修复与经济复苏,政策工具箱的使用空间将显著扩大。
#现货黄金创历史新高 #非农就业数据来袭 $BTC $E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