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币安工作室与 KOL 的另一系列访谈中,Jessica Walker 与 Nansen 首席执行官 Alex Svanevik 展开对话。
Alex 针对当前占据主导地位的区块链及其对未来加密货币周期的影响,提供了清晰、可落地的见解。
他们探讨了山寨币的评估方法、Solana 和 BNB 等 Layer 1 项目,以及 2025 年的市场洞察,包括稳定币和代币化股票等话题。
“很难不对比特币持看涨态度。”—— Alex Svanevik,Nansen 首席执行官
在与币安工作室的坦诚对话中,链上分析巨头 Nansen 的首席执行官 Alex Svanevik 剖析了当前加密货币领域最紧迫的问题:我们应看涨还是看跌?稳定币的崛起说明了什么?哪些 Layer 1 (L1) 区块链正在胜出?Meme 币之后的趋势是什么?
让我们结合引言和推文内容逐一解析。
“并非全面呈现明显的强烈看涨态势,但也绝非强烈看跌。这类市场中通常蕴藏着机遇。”
尽管比特币创下六位数以上的历史最高点,但 Svanevik 观察到加密货币市场情绪仍异常平静,以往的市场狂热并未出现。生态系统的部分领域显得“低迷”,而其他领域则热度高涨,例如围绕 Circle IPO 的兴奋情绪。
这为加密货币情绪交易策略提供了罕见的窗口:在没有狂热的情况下进行资产积累。
“Meme 币有趣但无价值,代币化股票几乎是对 Meme 币的一种回应。二者截然相反:后者既有价值又严肃正经。”
Meme 币为平台带来了超过 10 亿美元的交易手续费,并点燃了散户的兴趣。但 Svanevik 认为,下一个发展趋势将是现实世界资产的代币化,尤其是代币化股票和私募股权。
试想一下,直接通过钱包持有 SpaceX 或 OpenAI 的部分股权。
这种转变也改变了中心化交易平台 (CEX) 与去中心化交易平台 (DEX) 的动态关系。尽管 Meme 币交易活跃于快速流转的 DEX,但代币化股票可能会推动 CEX 的创新,尤其是在监管透明度提高的情况下。
“比特币已达到逃逸速度。只要法币还在印刷,它就会上涨。”
Svanevik 直言不讳:比特币已过了存在性存疑的阶段。Michael Saylor 和 BlackRock 等知名买家正创造机构需求的正向反馈循环。
这也标志着 Svanevik 所称的数字资产金库公司 (Digital Asset Treasury Companies) 的开始,这类实体的唯一目的是在其资产负债表上持有 BTC。
与在残酷竞争中厮杀的山寨币不同,比特币在其所属品类中拥有垄断地位。这使其成为加密货币交易技术分析的基础组成部分。
“竞争异常激烈。目前尚无明确的 Layer 1 赢家。”
如果您想了解如何学习加密货币基本面分析,可从此处入手。
当前加密货币领域最激烈的竞争发生在 Layer 1 之间。Svanevik 利用 Nansen 自身的链上数据,列出了前五名:
Tron —— 凭借稳定币转账(尤其是在阿根廷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地区的泰达币转账),其占据收入主导地位。
Solana —— 活跃度和速度飙升,近期收入数据略领先于以太坊。
以太坊 —— 曾无可匹敌,如今已成“老牌势力”,但仍是安全性最高且深度集成的。
比特币 —— 收入排名第四,功能有限但品牌地位无可匹敌。
BNB Chain —— 实力暗藏,尤其在去中心化金融 (DeFi) 交易量和活跃地址方面。
Svanevik 强调,收入是衡量 Layer 1 表现的最佳指标。与可被伪造的交易数量不同,收入难以造假。只要用户支付手续费,就说明他们在实际使用这条链。
TVL(总锁定价值):对 DeFi 协议投入资本的指标。
原生代币质押:权益证明 (PoS) 的安全代理。
稳定币发行:以太坊和 Tron 在此占主导地位。
每日活跃地址:重要但有时存在刷量行为。
他总结道:“目前没有哪条链明显获胜,这对用户来说是好事。”
若您正在进行加密货币的自上而下分析,这种多链竞争格局是最佳应用场景。
Alex 分享了他的审慎投资策略:“最好各类资产都持有一些:ETH、SOL、BNB 和 SUI 等。”
谈及 Layer 1 时,Svanevik 提醒不要试图押注单一赢家。他的建议是:多元化配置。当前竞争过于激烈,创新速度也很快。
这种方法与加密货币基础分析的最佳实践相一致:理解效用、吸引力和可持续性,同时对不确定性对冲。
“它们虽平淡无奇,却是有史以来最成功的加密货币产品。”
稳定币因解决实际问题而占据主导地位,尤其是在新兴市场中。Svanevik 解释道:
在埃及、印度尼西亚和阿根廷等国家/地区,通过传统金融系统获取美元往往困难重重,甚至完全无法获取。资本管制、恶性通货膨胀和欠发达的银行基础设施共同导致了这一障碍。因此,市场对能提供美元敞口的替代金融工具存在巨大需求,且无需中心化中介的繁琐流程或官僚监管。稳定币在此展现了其效用,它提供去中心化、无国界的解决方案,让人们只需一部智能手机和互联网连接,就能以美元挂钩的形式储蓄、交易和保值。
但稳定币的力量超越了其可及性。在幕后,发行 USDC 的 Circle 和发行 USDT 的 Tether 等公司拥有高盈利的商业模式。它们通过将美元储备配置到国库券或高收益银行账户等生息资产中,每年创造数十亿美元的收入。本质上,用户享受着这些代币的稳定性和可用性,而发行方则借助庞大现金储备的规模效应和财务杠杆获利。
Svanevik 表示:“按人均计算,Tether 可能是全球盈利最高的公司。”
而这种盈利能力转化为更多资本支撑采用。Svanevik 认为,稳定币的繁荣可能还会重塑 DEX 与 CEX 加密货币交易平台的动态关系,因为它们推动了快速、低成本的跨境支付。
典型案例:在不丹,币安支付已支持超过 1,000 家商户使用稳定币支付。
“比特币买家并非山寨币买家,道理就这么简单。”
比特币优势指数不再像过去那样决定山寨币的价格走势。Svanevik 指出两个关键原因:
新的边际买家 —— Saylor 和 BlackRock 等机构只购买比特币。
山寨币市场如今以稳定币计价,而非 BTC。
这种结构性转变意味着,比特币上涨未必会带动山寨币。山寨币旺季不再是比特币牛市的可预测余震。
展望 2025 年币安区块链周,Svanevik 预测:
“所有资产都将代币化。股票、债券、房地产……一切资产皆可代币化。”
他将代币化资产视为万亿美元级别的机遇。区块链在结算交易方面比任何其他传统金融系统更高效。在此愿景中:
所有公开发行和私募的股票均可在链上结算。
稳定币为基础设施提供动力。
Layer 1 提供安全性与可扩展性。
这是加密货币的下一重大篇章。
加密货币市场悄然看涨,是理想的积累区。
比特币已达到逃逸速度,不会归零。
山寨币已与比特币优势指数结构性脱钩。
Layer 1 区块链竞争激烈:Tron、Solana、以太坊、BNB 和比特币处于领先地位。
收入是评判 Layer 1 成功与否的最真实指标。
稳定币是全球采用最广泛的加密货币产品,在新兴市场的使用中占据主导地位。
代币化股票将在未来一年成为最重要的叙事。
谈及经受时间考验的知名 Layer 1 项目,不妨借此机会提醒大家:2025 年 7 月 23 日,BNB Chain 刚刚打破其历史最高点,突破 800 美元,市值达到 1,120 亿美元。
这一里程碑巩固了 BNB 从散户驱动的交易平台代币向真正的 Layer 1 蓝筹资产的转型。根据币安研究院的数据,BNB 潜在的企业金库需求超过 12 亿美元,这一数字超过了以太坊的采用比例。这表明机构开始认真对待 BNB,不仅将其视为交易代币,更将其作为机构级储备资产。
事实上,在市值排名前 100 的加密货币中,BNB 是除比特币外近期几周内唯一一款拥有两年以上历史且创下新高的主流加密货币。更值得关注的是,此次为期五周的上涨主要由现货市场需求推动,而非杠杆投机,凸显了该资产优异的五年期风险回报特征和长期投资者信心。
立即用币安账户开始交易 BNB 和其他加密货币
观看完整采访:YouTube 链接
尝试 Nansen:https://www.nansen.ai
在 X 上关注 Alex Svanevik:@ASvanevik
阅读更多币安博客内容:binance.com/en/blog
保持好奇心,保持竞争力,保持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