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Z的“辟谣”行为让自己陷入了一个两难的逻辑困境。
已知CZ发布了一条长推文,讨论某个币种,并直接附上了该币种的购买链接。随后,CZ声明自己并没有为这个项目喊单。
基于以上信息,可以推导出以下两种可能性:
A. 假设CZ说的是真话,没有喊单
→ 这意味着CZ“蠢”,因为他完全没有意识到以自己的影响力和地位,发布一条带有购买链接的推文会产生怎样的市场效应。
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行业领袖,这种“无知”显然难以令人信服。
B. 假设CZ说的是假话,他确实喊单了
→ 这意味着CZ“坏”,因为他明知自己的推文会引发市场跟风,却依然选择发布,并在事后试图通过辟谣来掩盖自己的真实意图。
这种行为不仅缺乏诚信,还可能对市场造成误导。
如果CZ选择不辟谣,顶多就是喊单失败而已,负面影响相对有限。
然而,他选择辟谣后,反而让自己陷入了逻辑自证陷阱:无论他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都会导致负面评价。
如果是真话,显得他缺乏判断力;
如果是假话,则暴露了他的不诚实。
总结:CZ的辟谣行为不仅未能解决问题,反而加剧了公众对他的质疑。无论是“蠢”还是“坏”,这一举动都让他的处境更加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