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3日深夜,币安创始人赵长鹏突然被宣布获得特朗普总统特赦。
回想一年多前的2024年4月,他还在西雅图联邦法院经历人生最黑暗的时刻:被脱光搜身、关进冰冷牢房,狱友是满脸刺青的壮汉。那时他穿囚服承认罪名,缴纳43亿美元罚款,还当众说:“这是我选择的政治罚金。”
如果有人告诉他一年后能被特赦、回到中国,他大概也只能苦笑无奈了。
特赦迹象早在2025年9月就出现:CZ把推特简介从“ex-@binance”改回“@binance”,潜在暗示回归币安。
美国主流交易平台Coinbase和Robinhood先后开放BNB交易,BNB首次进入美国合规金融体系,白宫宣布特赦生效,也意味着对加密的监管战暂告一段落。
特赦前半年,CZ在香港低调布局。
春天,他与火币创始人李林、孙宇晨和孔剑平的合影刷屏,对外只是币圈聚会,但业内人士看出,这是重建中国资本和制度联系的信号。
孔剑平宣布打造10亿美元BNB财库,把BNB打包进美股上市公司,市场立刻被点燃。CZ强调自己未直接参与,但全力支持。
几个月后,他官宣与华兴资本合作,并与香港持牌交易平台OSL对接,使BNB在香港合规上市。
归国路线靠资本、政策和合规一步步铺成。回顾币安历程,从2017年上海起步被叫停ICO,到东京、马耳他总部模式更换,再到SEC开出43亿美元天价罚单,他的华人身份一直被放大成政治攻击点。
2025年3月,币安获得阿布扎比主权基金20亿美元投资,以特朗普阵营相关USD1稳定币结算,并接入BNB Chain推动Meme项目。
4月,他申请特赦,五个月后获批,43亿罚款成为沉没成本,重新布局全球加密。
这也暴露华人企业家的困境:护照可以换,但身份烙印难消。
全球扩张伴随额外审查和解释。
CZ获特赦后表示,将推动美国成为加密货币之都,但身份政治的考验仍在。这既是个人劫数,也是华人企业家的群体困境:护照可工具化,身份却难以摆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