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Nothing Research Partner 0x_Todd 的观察与个人观点,以下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在社交媒体时代,一个好处是可以第一时间看到那些“活在新闻里”的知名投资人真实在想什么。最近很多媒体报道《大空头》原型 Michael Burry,这位曾经在 08 年做空次贷的投资人,再次发布警告 AI 存在大泡沫。

我们逐条看了他的论据,总结如下:

1. 亚马逊、谷歌和微软的云服务增长(2023–2025 vs 2018–2022)都在变缓


2. 美国科技行业资本对于基建的投资达到 2000 年互联网泡沫的水平


3. 英伟达、OpenAI、甲骨文、英特尔等等复杂的交叉投资关系。


其实图表 1 和看空 AI 不太相关;图表 3 里这些机构间的相互投资确实比较乱,但是也很难构成直接看空的论据。

其实比较直接的论据是图表 2,其中 Capex growth 这个指数衡量的是美国科技公司这几年砸钱搞基建扩张的速度快不快

具体来说,它属于企业为未来长期收益去花的“大钱”花销:建数据中心、买机器设备、修厂房、铺网络、买服务器、芯片等等,不是日常工资、房租这种经营费用。

从常识来说,人只有在飘了的时候,才狠狠砸这些大钱,搞那种虚无缥缈的基建,所以这个数值高了才意味着泡沫。

为了加深理解,Burry 还贴心地贴了一段:

“到 2002 年,普遍报道称,美国电信容量使用率不足 5%。数千英里的昂贵光纤网络仍未点亮地埋在地下。十五个大陆级电信网络,每个都提供基本无差别的服务,在为生存而挣扎。”

但是问题是,针对图表 2,我们和 Burry 观点完全相反,AI 这些基建,建的大都是数据中心和显卡算力,这些东西目前来看,绝不是那种未点亮的昂贵光缆,现在算力属于非常紧缺。

就说现在这些芯片也就刚刚够文字类 GPT 使用,距离每个人能用上 Sora2 还有多大缺口?而且这个缺口还没填完,人形机器人又来了。

现在大家甚至都在讨论投资发电厂,因为 AI 耗电量都跟不上了,你说这个缺口大不大呢?

AI 肯定有泡沫,但是不能拿 20 年前的老黄历来刻舟求剑。

Burry 今年 53 了,整体来说,Burry 肯定是比较厉害的投资人,根据 GPT 的分析,他的基金和个人财富前前后后应该跑赢美股大盘了。

不过可惜,08 年大赚一笔之后(大概自己 1 亿美金+客户 7 亿美金),最近二十来年,他发表过 12 次崩盘警告,大部分都没成立,比如说他喊空特斯拉。


这次,他重新回归推特(是的,他失联了一段时间),有人找到他建仓了很多 Nvda 的看空期权。当然,知行合一嘛,开空了就得传销,这个很正常。


但是,在他没有拿出更多有力的证据时,我们觉得目前这套逻辑没法说服我。

考虑到人类对于算力的巨大缺口,已经正在不断创造的新需求,继续定投芯片 ETF,小跌小买,大跌大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