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交易新手,一上来就疯狂研究各种指标,但真相是你学100个指标,不如学会这三个关键的卖点,很多人说缠论的买卖点转换太复杂,于是有了千人千缠,缠论无用的声音,但真相是缠论不是没用,而是你用了错误的入口。缠论,像一套节奏与结构并重的交易体系,用它就像下围棋,讲究先手,呼应,回合之间的谋略,棋局如人生,输赢皆在毫厘之间,真正的高手往往在落子之前,早已推演十步之后的风云,一招争先,步步为营,我们做交易,真正需要学会的,是如何在关键时刻落下属于你的先手之子,落子无悔,胜在先机,今天就来彻底讲透他们的底层逻辑,一买二买三买,怎么识别,怎么用,怎么拿下,属于你的胜率优势。我们学习缠论,归根结底就是为了搞明白两个问题,什么时候买,什么时候卖,而一二三买卖点,正是整个缠论体系的核心落脚点,学缠论不是为了划结构,而是为了抓买卖点,抓的准才有胜率,所以重点不是学的多,而是你能不能在实盘中,把一二三的卖点用在你操作的那个级别上,落实到精确点位的把握,接下来,我们先来搞清楚最基础的定义,一类买卖点由背驰引发,意味着动能衰竭,是转势的信号,二类买卖点回抽不破前高或者前低点,属于趋势确认的再上车机会,三类买卖点为当价格突破中枢后,形成回踩,但未重新跌入中枢,意味着蓄势完成,形成三买,当然,缠论中的买卖点还有一些特殊情况,比如,二类买卖点是否可以破前高前低,答案是可以,但有前提条件,关键在于不能破中枢,如第二类买卖点跌破第一类买卖点,是完全可以的,这里一般构成盘整背驰,二买的条件是在一买之后,价格回踩不破一买的低点,当出现底分型时即构成二买,此外还有一种类二买的情况,位置可以略高,也可以略低于标准二买,但同样前提是不能破中枢结构,在缠论中,一买二买三买,是三种不同阶段的买入时机,掌握好它们,等于掌握住了市场的三次机会,一买为企稳起点,逆势潜伏,一买通常出现在,行情大幅下跌后的首次反弹,属于逆势建仓,此时价格跌破前低后快速反抽,出现背驰信号,同时,MACD底背离与量价背离同时出现后,形成一笔上攻,重点为底背驰加首次反弹,再加小级别比确认,实战要点为止损要近,仓位要轻,是一个试探性的抄底机会,核心逻辑为,首先,出现一段大趋势下跌结束的可能性,然后出现了MACD的红柱背驰,与量价背离相配合,之后又出现了关键k线,如蜻蜓线或者强势吞没,以及极强的下引线,之后第一次回拉不破前低,底分型成立,那么就等于一买机会,识别要点为前一笔下跌明显背驰,MACD红柱缩短,价格创新低但动能不足,背驰之后上涨形成第一笔反弹,反弹回踩不再创新低出现底分,入场技巧为在底分型左侧,突破高点买入,止损设在前低,或底分型最低点下方一格,注意事项:背驰成立,并不等于立即进场,一买是第一次回踩后确认,盲目抄底容易被套和亏损,二买为回踩确认,顺势低吸,二买是趋势延续过程当中的回踩,是缠论中最重要的买点之一,它出现在,行情突破中枢之后的第一次回调,形成新的次级别中枢,或靠近前中枢上沿企稳,重点是不跌破前中枢回踩确认,实战要点为:仓位相比一买可重,是主升浪的起点,止损设于中枢下沿或确认笔的低点,价格在中枢盘整后,向上脱离首次回踩中枢上沿,形成二买,核心逻辑就是中枢构建完成,向上突破回踩确认了支撑,止跌出现了底分型,等于二买的机会,识别要点为:出现明显中枢,至少 3 笔正当向上离开中枢后回踩,未跌破中枢下沿,回踩过程中成交量缩小,出现止跌k线和分型,入场技巧是:回踩止跌分型确认后买入,止损设在中枢下沿附近或k线实体低点下方,优势为:成功率高风险小,适合大部分人实战操作,三买为强者恒强趋势的一个加速点,三买发生在趋势已经明确,并连续突破高点之后的次缩量回调,是一种加速的介入点,通常配合量能缩减,MACD再次金叉等指标辅助判断,重点为新高回踩不破,回调幅度小,强势整理后再拉升,实战要点为:适合做强势追涨,场景为大趋势已启动,出现小级别回调后的再上攻点,核心逻辑为:主趋势明确向上,然后小级别回调构成新中枢或盘整不破前低止跌形成了底分型,等于三买的机会,识别要点为:当前处于明显上涨结构中,三段及以上,回调形成次级别中枢/小调整,出现MACD红柱缩短再放大或盘整背驰,右侧出现小底分型,入场技巧为:可在小底分型突破时追入,顺势进场,止损可设在小中枢下沿或前低下方,适合场景为:强势行情升浪中,三买点是持续加仓的好机会,卖点反过来看,卖点结构基本对称,一卖二卖三卖分别对应顶部背驰,趋势回踩失败,加速赶顶,原则上是一样的。一二三类卖点反向应用:一卖的含义是顶背驰后首次反弹失败,应用场景是下跌前兆,先止盈为主,二卖的含义是向下跌破中枢,回抽确认失败,应用场景是结构性做空信号,三卖的含义是跌势中,小反弹后的再下行,趋势下的顺势做空机会,除了掌握一二三类买卖点的基本概念外,在真实的市场中,我们还常常会遇到,各种杂的特殊情况,为此,我也整理了一些一二三类买卖点的细分类型,并总结了一套实用的买卖点转换口诀,帮助大家在实战中灵活运用,做到活学活用,应对有法,一买的完全分类的类型,一.标准型,当上一个中枢出现第三类卖点之后,线段之间形成了标准的背驰,最好配合MACD与量价背离同时出现,第二个为锯齿型,一买力度较弱的同时,有极大概率会形成新的中枢,对于趋势的判定,大概率会延续之前的趋势,形成新的三卖中枢,二买的完全分类的类型,一是正常情况的二买,在一段下跌趋势反弹过后,出现对第一个反弹线段的回抽,也是最常见的二买类型,二是强势型二三买合并,当一段下跌结束,出现了强势反弹,一买的线段,直接超过上一个下跌中枢顶部,并且回踩后不进左侧的下跌中枢内,形成了二买的充足条件,即形成强势的二三买合并,也就是说当一买形成之后,形成了强势的反弹,那么一买反弹之后的回调点,回踩了上一个中枢,并没有进入上一个下跌中枢内,形成了二买的充足条件,这里就叫强势的二三买合并,三买的完全分类的类型,第一个是标准的三买结构,当价格突破中枢之后,形成回踩,但并未重新进入中枢,意味着蓄势完成,形成三买,还有就是中枢扩张型三买,当二买中枢的价格被突破之后,随后的线段并没有返回走势中枢,并且形成了新的走势中枢,但是随后的走势中枢的区间范围,触及到了原来中枢的区间范围,即为中枢扩张型三卖,但是,想要在实战中更加灵活的识别和运用,还需要记住一组买卖点的转换口诀,它能帮助我们在交易过程中,更加清晰迅速的判断买卖点,大大的提升操作的准确率与效率,买卖点的转换口诀为,一中枢上方找一卖,一.卖可转三卖,二.中枢上方找三买,三买可转一二买,三.中枢下方找一买,一买可转三卖,四.中枢下方找三卖,三卖可转一二买。在掌握了买卖点的理论之后,下一步就是实战应用,在我学习和实操缠论的过程当中,也曾遇到不少难点,接下来我将总结一些常见的实操问题,以及我个人找到的应对方法,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对你的缠论实践,提供一些参考和启发,实操难点为:缠论原文中强调无背驰无买卖点,这个表述,实际是标准走势类型的终结,通常需要背驰,而买卖点的形成则有多种的结构方式,所以,并不是所有的线段和一二三买卖点,都会出现背驰,那么我们遇到的这种情况,就要三种情况处理,一.趋势终结类买卖点,通常需要背驰,可根据背驰大胆建仓,二.盘整背驰买卖点,不一定有背驰,根据中枢与重叠结构操作,三.强趋势中顺势买点卖点,通常无背驰,顺势进入,设好止损。具体处理方法为:1.判断是不是强趋势中的中继线段,中继线段无背驰终结,但下一段仍延续原趋势,2 .利用中枢震荡找买卖点,没有背驰的情况下,如果线段形成新中枢盘整结构,可以用中枢震荡理论,中枢上沿卖出,中枢下沿买入,下跌做上沿,上涨做下沿,这种做法也就不是背驰型买卖点,而是中枢结构类买买点,3.为多级别联立确认,这个非常关键,因为缠论强调级别联立,一个级别无背驰时,可以下一级别观察是否已经背驰,总结为:第一,线段终结有背驰为标准的买卖点,果断操作,线段终结无背驰,顺势而为,等待下一段确认,顺势介入,第三线段终结无背驰,但结构进入盘整中枢法则,4.高级别无背驰,低级别背驰,我们应该分批去试探提示信号,实在不确定,那么就观望等待,因为有一句话叫做徒弟会买,师傅会卖,大师会空仓,在没有较为确定的优质机会的时候,等待也是在赚钱,缠论是一套严谨完整的市场分析体系,通过分型,笔,线段,中枢等结构,精细的刻画了市场的节奏,并以一二三类买卖点构建了清晰的交易逻辑,一类买卖点捕捉趋势的转折,通常伴随着背驰,风险与机会并存,二类买卖点确认新趋势的延续,是稳健入场的重要时机,三类买卖点代表着盘整结束,趋势确立,是顺势交易的理想点位,MACD作为辅助的工具,为买卖点提供了量化的佐证,缠论不仅是技术体系,更是一种交易哲学,它强调级别意识与区间套应用,倡导从全局出发,细节入手,更重要的是它提醒交易者修炼心性,遵守纪律,耐心等待符合标准的买卖点,才是长期盈利的根本,正如缠语所说理则顿悟,事需渐修,缠论的掌握需靠实践积累,心性磨练,市场机会无限,错过不必懊悔,关键在于等对了才出手,一类买卖点抓转折,二类买卖点稳确认,三类买卖点顺势而为,真正的机会从来不靠猜,而是靠等待,等一个结构完整节奏合拍的买点,正如缠师所言错过了就错过了,后面还有无数机会,别着急市场永远在那里,重要的是你能不能看懂它,跟上它,能不能掌握好市场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