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在币圈摸爬滚打,从狂喜到崩溃,再到慢慢稳下来,踩过的坑能写本书。今天把我的经历分成四个阶段说给大家听,耐心看完,或许能帮你少走几年弯路。
第一阶段(2016-2017):无知者无畏,赚钱赚得飘到忘乎所以
其实 2013 年就接触过比特币,但真正进场是 2016 年,揣着 10 万本金,刚好撞上 2017 年大牛市。现在想起来,那时候哪懂什么技术,全靠 “运气”
有两个币印象深到骨子里:一个是公信宝(GXS),用 2 个比特币(当时 6000 刀一个)参加私募,开盘就值 300 万;另一个是小蚁(后来改叫 NEO),1 块钱买了 1 万枚,最高涨到 1000 多,单这个币就过千万。
那会儿整个人飘得没边,觉得自己是 “天选之子”,甚至琢磨 “先定个小目标,赚一个亿就收手”。满脑子都是欲望,看谁都觉得没自己厉害,结果呢?市场给了我最狠的教训 —— 牛市退潮时,手里的山寨币跌得连妈都不认识,上千万硬生生缩水到只剩零头。
现在才懂:那时候赚钱,根本不是我厉害,是市场太好了。风口上的猪都会飞,但风停了,没翅膀的只会摔得最惨。
第二阶段(2018-2019):摔疼了才反思,市场从不跟你讲感情
2018 年熊市来得又快又猛,手里全是山寨币,每天打开账户都是绿的,心情差到想骂自己傻。但市场可不管你难不难受,该跌还是跌。
这两年我没怎么操作,就做一件事:反思。
慢慢想明白了两个最关键的道理:
一是 “别把运气当本事”。
2017 年能赚钱,是因为赶上了趋势,换成谁在那个位置,大概率都能赚。普通人千万别觉得自己 “比市场聪明”,敬畏趋势比啥都重要。
二是 “资金把控决定生死”。
小资金可以赌一把,但资金量大了,还用 “梭哈山寨币” 的思路玩,就是找死。我清掉了手里 90% 的山寨币,换成比特币、以太坊和 USDT—— 至少这些币跌到底,还有翻身的可能,而那些空气币,跌着跌着就真没了。
这阶段最大的收获:市场不相信眼泪,只认规则。你对它心软,它就对你的本金狠心。
第三阶段(2020-2021):学会止盈和配置,平平淡淡才是真
经历过一轮完整的牛熊,心态平和多了。2020 年币圈又开始涨,资产慢慢回温,但我不再像 2017 年那样 “赌一把大的”,做得最多的是两件事:止盈,和不断调整资产配置。
比如比特币涨到 4 万刀时,我按计划卖了 20%;涨到 6 万刀,再卖 30%,把本金和一部分利润先落袋。剩下的仓位,也不是全押一个币,而是按 “60% 主流币 + 30% 潜力币 + 10% 稳定币” 的比例分仓。
有人说我 “保守”,但见过太多人 “赚了又亏回去”,才明白:币圈赚钱不难,难的是 “守住赚来的钱”。年纪大了,反而觉得 “稳稳当当” 比 “轰轰烈烈” 靠谱 —— 至少晚上能睡好觉。
第四阶段(2022 至今):修炼心态,相信长期,更相信 “在场”
这两年熊市震荡,很多人熬不住离场了,但我对币圈的未来反而更有信心。不是盲目乐观,是见过太多周期:2013 年的牛熊,2017 年的疯狂,2020 年的反弹…… 每一次底部都有人绝望,但每一次牛市都会超过前高。
现在我只做一件事:别离场,拿住优质币。比特币、以太坊,还有几个真正有技术落地的项目,跌了就用闲钱补点,涨了就按计划止盈,不慌不忙。
市场就像海浪,涨涨跌跌是常态,能活下来的,从来不是 “能预测浪高的人”,是 “能在浪里站稳的人”。
机会来了,资产翻倍!紧跟李哥,轻松赚大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