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少刷 X,因为页面上充斥着千篇一律的「刷分内容」。在有限的打开twitter的时间段内,讨伐的@KaitoAI的越来越多,大家似乎开始加入新的阵容@Cookiedotfun
————————————⚠️⚠️⚠️⚠️——————————————
如果,Kaito 的初衷是通过提升info让链接内容质量与经济效率,那么它现在的方向渐渐地走偏了。
内容越来越“水”,因为为了博取积分,大家反而开始创作那些最容易被算法捕捉的“模板化情绪”。在这个过程中,客观与真实被牺牲,算法引导着KOL言论走向一致,越来越像是在讨好平台,而不是服务读者。🤖
————————————🆚🆚🆚🆚——————————————
我们对比了@Cookiedotfun,它似乎给出来了一个不一样的开局
先说结论:1. Kaito的商业设计更好,团队基本把所有可以盈利的环节都赚到手了。从项目方需要起步就要花上几十万在Kaito找 KOL 做活动,到后面的 KOL 长线经济持续内容循环,再到产品本身的订阅变现,整套路径已经跑得很顺。
2. Cookie产品更扎实,是人人都可以用来check项目客观情绪指数的平台。
如果说Kaito是对给项目和KOL的产品,那么Cookie则是做给广泛用户的infoFi产品。它把社交热度、KOL动向、链上行为和互动数据拉在一起,试图做个整体评估。看起来不是在“催人刷存在感”,而是想把一些量化信号变得更有参考价值。
他的定位本质上也是做给散户和市场参与者看的整体面板,天然就比“为了评分系统”写内容的机制,更倾向客观和靠谱。至少目前,它的数据结构看起来是更冷静、更聚合的。🎯
当然,Snap 积分系统未来也可能会激励出“内容套路化”的问题,利益驱动下,人造的的info(比如推文)是否能保持足够的公平和客观,是一个永恒的挑战问题。♾️
但说到底,Kaito还是Cookie两个产品最后会走向哪里,还是要看它到底在解决什么本质问题🔍(本文不考虑二级市场前提)。
————————————🤔😕到底谁的算法更好🧠 ——————————————
我不算KOL,粉丝量样本也不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