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數字貨幣(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 CBDC)顧名思義就是由中央銀行“發行”的虛擬貨幣,借用了區塊鏈的技術。央行數字貨幣與民間的虛擬貨幣(cryptocurrency)在本質上是不一樣的。虛擬貨幣的本質是去中心化、完全民主的貨幣,雖然現在大多數的虛擬貨幣和代幣並不能算作“貨幣”,而淪爲了炒作和投資的資產。加密貨幣理論上來說不受中央管轄,而央行數字貨幣則完全相反,是一個由中央主導、監管的貨幣。技術上二者雖都依賴區塊鏈,意義上完全不一樣。央行數字貨幣還是央行負債表的一欄,是我們用的諸多貨幣形式(現金、短期拆借等)的一種,央行可以通過它的一攬子策略,例如加息等,同樣地調度和調劑央行數字貨幣在市場等流動性和總量。普通的虛擬貨幣則並不由某一箇中央機構來調度調節貨幣的供需。無論是PoW還是PoS的加密貨幣,理論上它的供需是由市場“制度”決定,具體要看發行該貨幣的私人公司的具體算法和規則。加密貨幣通過“挖礦”被產生。央行數字貨幣則通過中央銀行擴張資產負債表產生,也就是我們俗話說的“印錢”。當然大家不需要對“印錢”這件事如此反感,因爲“印錢”不一定是壞事,雖然貨幣過度增發的確會帶來很大的通貨膨脹,但是輕微的通貨膨脹是經濟上行的必須。大家可以想一想一個持續擴張的經濟,它所需要的錢的數量一定是增加的,不然一個擴大的經濟會有不夠用的錢。
#cryptomarket 最新的文章會是我非常喜歡也比較瞭解的價投asset pricing和幣圈的cross。在做盡調的時候我讀了很多14年的論文,也發現了一篇寫的非常好的18年Dodd and Graham Award獲獎論文,其中說到巴菲特的成功其實是“Therefore, Buffett’s returns appear to be neither luck nor magic but, rather, a reward for leveraging cheap, safe, high-quality stocks.” 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