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nance Square

0xHankester

Twitter:@0xHankester|Web3 VC & Researcher
13 關注
72 粉絲
449 點讚數
36 分享數
所有內容
--
查看原文
Maker DAO如何應對DAI脫錨?#USDC #DAI #MakerDAO DAI價格的脫錨來自於大量USDC通過Maker的PSM模組1:1借出DAI,進行一系列的套利操作。目前通過PSM借出DAI應該是USDC最穩的套利方式,直到DAI在更大程度脫錨或MakerDAO關閉PSM模組的功能。目前PSM的文檔在官方入口已經無法找到,並且此前MakerDAO就有提案,計劃降低RWA的比例。 PSM的誕生 2020年,MakerDAO 在市場劇烈波動時推出了 Peg Stability Module(PSM)。它允許用戶以無成本的方式將法幣穩定幣($USDC、$USDP、$GUSD)與 $DAI 進行互換。PSM 通過套利加強了 $DAI 與美元幣值的掛鉤,因爲現在套利交易者能夠套利 $DAI 與其他法幣支持的穩定幣之間的價差。

Maker DAO如何應對DAI脫錨?

#USDC #DAI #MakerDAO

DAI價格的脫錨來自於大量USDC通過Maker的PSM模組1:1借出DAI,進行一系列的套利操作。目前通過PSM借出DAI應該是USDC最穩的套利方式,直到DAI在更大程度脫錨或MakerDAO關閉PSM模組的功能。目前PSM的文檔在官方入口已經無法找到,並且此前MakerDAO就有提案,計劃降低RWA的比例。

PSM的誕生

2020年,MakerDAO 在市場劇烈波動時推出了 Peg Stability Module(PSM)。它允許用戶以無成本的方式將法幣穩定幣($USDC、$USDP、$GUSD)與 $DAI 進行互換。PSM 通過套利加強了 $DAI 與美元幣值的掛鉤,因爲現在套利交易者能夠套利 $DAI 與其他法幣支持的穩定幣之間的價差。
查看原文
WWEP課程筆記:OmniBOLT閃電網絡#WWEP #閃電網絡 #OmniBOLT #BTC OmniBOLT是基於BTC的閃電網絡,能夠讓用戶低成本快速交易,發行BTC之外的FT,實現BTC生態可拓展性。 閃電網絡現狀 - 閃電網絡15年被髮明,18年上線,穩定增長 - 目前有9k+節點,3w多個通道,容量5k+BTC,大約1億多美金 Omnibolt存在的基礎:Omnilayer協議 歷史比ETH早,已經較爲成熟,能夠讓用戶實現FT的發行、Crowd Sale、DEX、OmniBOLT等功能 - FT:Smart Asset(固定數量)、Managed Asset(數量可變,可以有像USDT的鑄造和銷燬功能)

WWEP課程筆記:OmniBOLT閃電網絡

#WWEP #閃電網絡 #OmniBOLT #BTC

OmniBOLT是基於BTC的閃電網絡,能夠讓用戶低成本快速交易,發行BTC之外的FT,實現BTC生態可拓展性。

閃電網絡現狀

- 閃電網絡15年被髮明,18年上線,穩定增長

- 目前有9k+節點,3w多個通道,容量5k+BTC,大約1億多美金

Omnibolt存在的基礎:Omnilayer協議

歷史比ETH早,已經較爲成熟,能夠讓用戶實現FT的發行、Crowd Sale、DEX、OmniBOLT等功能

- FT:Smart Asset(固定數量)、Managed Asset(數量可變,可以有像USDT的鑄造和銷燬功能)
查看原文
EIP-4337正式上線,是以太坊等EVM鏈邁向賬戶抽象的重要里程碑。賬戶抽象將帶來高度模塊化的賬戶體系,EIP-4337的提出使得這種模塊化有了標準,未來做AA的門檻會更低,各個模塊能真正展現出高度的可組合性和可編程性。對於用戶更加的精細化需求,感覺會有一些開發者生態出現,爲用戶提供定製化功能。
EIP-4337正式上線,是以太坊等EVM鏈邁向賬戶抽象的重要里程碑。賬戶抽象將帶來高度模塊化的賬戶體系,EIP-4337的提出使得這種模塊化有了標準,未來做AA的門檻會更低,各個模塊能真正展現出高度的可組合性和可編程性。對於用戶更加的精細化需求,感覺會有一些開發者生態出現,爲用戶提供定製化功能。
查看原文
重新思考Xfi的形態,如何從X2E邁向Xfi,進入更native的場景?最近看到一批項目去定義各種新形式的Xfi,聊了之後發現其大多仍侷限在X2E的框架,通過引入Token機制來激勵多方參與,講價值分配的敘事,實際上該種模式的fi僅侷限在資金層面的fi,而並未將更重要的X金融化。 fi最基礎邏輯是在一定時間內將資金配置到最需要它的地方,需要程度體現爲高利率。在X2E框架下,X2E需要的鏟子被抽象成一個不斷通過X來獲取Token收益流的生息資產。資金在其收益上升時賣出,收益下降時賣出。X僅僅未兌現資金時間價值的動作,可以被替換掉。從該視角看,其仍然侷限於資金的配置。

重新思考Xfi的形態,如何從X2E邁向Xfi,進入更native的場景?

最近看到一批項目去定義各種新形式的Xfi,聊了之後發現其大多仍侷限在X2E的框架,通過引入Token機制來激勵多方參與,講價值分配的敘事,實際上該種模式的fi僅侷限在資金層面的fi,而並未將更重要的X金融化。

fi最基礎邏輯是在一定時間內將資金配置到最需要它的地方,需要程度體現爲高利率。在X2E框架下,X2E需要的鏟子被抽象成一個不斷通過X來獲取Token收益流的生息資產。資金在其收益上升時賣出,收益下降時賣出。X僅僅未兌現資金時間價值的動作,可以被替換掉。從該視角看,其仍然侷限於資金的配置。
查看原文
開放標準、兼容性和互操作性,這就是“web3”的美妙之處。
開放標準、兼容性和互操作性,這就是“web3”的美妙之處。
登入探索更多內容
探索最新的加密貨幣新聞
⚡️ 參與加密貨幣領域的最新討論
💬 與您喜愛的創作者互動
👍 享受您感興趣的內容
電子郵件 / 電話號碼

實時新聞

--
查看更多

熱門文章

8年小韭菜
查看更多
網站地圖
Cookie 偏好設定
平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