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 Web 3.0?爲什麼它很重要?
互聯網在不斷髮展、不斷創新。到目前爲止,我們已經經歷了Web 1.0和2.0,並繼續討論Web 3.0。 Web 1.0 爲用戶提供了靜態體驗,與我們今天看到的內容豐富的網站不同。 Web 2.0 爲我們帶來了社交媒體和動態網站,但代價是集中化。
Web 3.0 有望讓我們控制在線信息並創建語義網絡。這意味着機器將更容易讀取和處理用戶生成的內容。區塊鏈將帶來去中心化、帶有加密貨幣錢包的免費數字身份以及開放的數字經濟。
有了3D選項,我們與網絡交互的方式將變得更加豐富。使用 Web3.0 爲用戶帶來的好處包括更高效的網頁瀏覽、相關廣告和改進的客戶支持。使用最廣泛的 Web 3.0 是 Siri 和 Alexa 等虛擬助手以及聯網智能家居。
介紹
二十年來,互聯網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我們已經從互聯網中繼聊天 (IRC) 轉向現代社交媒體平臺。基本的數字支付已轉變爲複雜的在線銀行服務。我們甚至經歷了全新的基於互聯網的技術,例如加密貨幣和區塊鏈。互聯網已成爲人類互動和聯繫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還在不斷髮展。到目前爲止,我們已經看到了Web 1.0和2.0,那麼什麼是Web 3.0呢?讓我們通過本文深入瞭解詳細信息。
什麼是 Web 3.0?
Web 3.0(也稱爲 Web3)是基於機器學習、人工智能(AI) 和區塊鏈技術的下一代互聯網技術。這個術語是由 Polkadot 創始人、以太坊聯合創始人 Gavin Wood 創建的。 Web 2.0 側重於託管在集中式網站上的用戶生成內容,而 Web 3.0 將讓用戶更好地控制其在線數據。
這一運動旨在創建能夠理解機器上數據的開放、互聯、智能的網站和網絡應用程序。去中心化和數字經濟在 Web 3.0 中也發揮着重要作用,因爲它們使我們能夠對在線創建的內容賦予價值。瞭解 Web 3.0 是一個不斷變化的概念也很重要。沒有單一的定義,確切的含義可能因人而異。
Web 3.0 是如何運作的?
Web 3.0 的目標是通過使用人工智能和先進的機器學習技術更快地提供個性化和相關信息。更智能的搜索算法和大數據分析的發展意味着機器可以直觀地理解和推薦內容。 Web 3.0 還將關注用戶對內容的所有權以及對可訪問的數字經濟的支持。
當前的網站通常顯示靜態信息或面向用戶的內容,例如論壇或社交媒體。雖然這允許公開數據,但它不能滿足特定用戶的需求。網站應該量身定製向每個用戶提供的信息,類似於現實世界中人類交流的靈活性。在 Web 2.0 中,一旦信息在線,用戶就失去了所有權和控制權。
影響 Web 3.0 概念的另一位重要人物是計算機科學家 Tim Berners-Lee,他是萬維網的發明者。早在 1999 年,Tim Berners-Lee 就提出了他對網絡未來的看法:
我有一個關於網絡的夢想,其中計算機能夠分析網絡上的所有數據——內容、鏈接以及人與計算機之間的交易。使這成爲可能的“語義網”尚未出現,但當它出現時,商業、官僚機構和我們日常生活的日常機制將由機器與機器對話來處理。
從那時起,伯納斯·李的願景與加文·伍德的信息結合在一起。在這裏,網站和應用程序可以使用分散的信息海洋。網站將以對個人用戶有意義的方式理解和使用這些數據。 區塊鏈充當公平管理在線身份、數據和所有權的解決方案。
網絡發展簡史
爲了更好地理解 Web 3.0,讓我們看看我們現在在哪裏以及我們來自哪裏。二十多年來,我們看到了巨大的變化:
Web 1.0
互聯網提供的原始體驗稱爲 Web 1.0。該術語是由作家兼網頁設計師 Darci DiNucci 於 1999 年在區分 Web 1.0 和 Web 2.0 時創造的。在 20 世紀 90 年代初期,網站是使用只能顯示信息的靜態 HTML 頁面構建的。用戶沒有其他方法可以更改或上傳自己的數據。社交互動僅限於論壇和簡單的聊天軟件。
Web 2.0
20 世紀 90 年代末,更具互動性的互聯網開始形成。藉助 Web 2.0,用戶可以通過數據庫、服務器端處理、表單和社交媒體與網站進行交互。這些工具將網絡體驗從靜態變爲動態。
Web 2.0 重點關注用戶生成的內容以及不同網站和應用程序之間的互操作性。 Web 2.0 不再是觀察,而是參與。到 2000 年代中期,大多數網站已遷移到 Web 2.0,大型科技公司開始構建基於雲存儲的社交網絡和服務。
未來和 Web 3.0
回顧互聯網的歷史,語義智能網絡的發展確實意義重大。數據首先靜態地呈現給用戶。然後,用戶可以動態地與該數據交互。現在使用算法,所有數據都可以改善用戶體驗,並使網絡更加個性化和熟悉。你只需看看 YouTube 或 Netflix 就能看到算法的力量以及它們是如何改進的。
Web 3.0 雖然尚未完全定義,但可以利用點對點 (P2P) 技術,例如區塊鏈、開源軟件、虛擬現實、物聯網(物聯網)等Web 3.0的目的是讓互聯網更加開放和去中心化。在當前框架下,用戶可以依賴網絡和移動網絡提供商來訪問其個人數據和信息。隨着分佈式賬本技術的出現,這種情況可能很快就會改變,用戶可以收回其數據的所有權。
要快速瞭解 Web 1.0、2.0 和 3.0 之間的主要區別,請參閱下表:
Web 3.0的主要特點
Web 3.0距離全面採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其大部分核心概念已經被定義。以下四個主題通常被認爲是未來 Web 3.0 最重要的方面。
語義標記
隨着時間的推移,機器理解人類創建的數據和內容的能力得到了提高。然而,要創造完全理解語義的無縫體驗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例如,“壞”一詞在某些情況下可以表示“好”。用機器來理解這一點是極其困難的。然而,隨着大數據和更多的信息需要研究,人工智能開始更好地理解我們在網絡上寫的內容並以視覺方式呈現它。
區塊鏈和加密貨幣
對於 Gavin-Wood 來說,數據所有權、在線經濟和去中心化是 Web3 未來的重要方面。我們稍後將更詳細地討論這個主題,但可以肯定地說,區塊鏈爲實現其中許多目標提供了一個經過考驗的系統。任何人都可以將資產代幣化、將信息放到鏈上並創建數字身份,這是 Web 3.0 支撐的一項巨大創新。
3D可視化和交互式演示
簡而言之,網絡的外觀和感覺將發生很大變化。我們已經看到了向 3D 環境的轉變,甚至融入了虛擬現實。 Metaverse 是這些體驗的先驅,我們已經熟悉通過 3D 視頻遊戲進行社交。 UI 和 UX 領域還旨在以更直觀的方式向 Web 用戶呈現信息。
人工智能(AI)
人工智能是將人類生成的內容轉化爲機器可讀數據的關鍵。我們習慣於在客戶服務項目中使用人工智能,但這僅僅是開始。 AI 可以爲我們呈現和組織數據,使其成爲 Web 3.0 的多功能工具。最重要的是,人工智能將自行學習和改進,減少未來人類發展所需的工作。
是什麼讓 Web 3.0 優於其前身?
理論上,Web 3.0 關鍵功能的組合應該會帶來很多好處。不要忘記,所有這一切都取決於底層技術的成功:
1.沒有中央控制-由於中間人將從等式中刪除,他們將不再控制用戶數據。這種自由降低了政府或公司審查的風險,並降低了拒絕服務 (DoS) 攻擊的有效性。
2. 增強信息連通性——隨着越來越多的產品連接到互聯網,更大的數據集爲算法提供了更多的信息進行分析。這可以幫助他們提供更準確的信息,滿足用戶的特定需求。
3. 更有效地瀏覽網頁 - 使用搜索引擎時,有時很難找到最佳結果。然而,多年來,這些工具在根據搜索上下文和元數據查找語義相關結果方面已經變得更好。這帶來了更方便的瀏覽體驗,並使人們更容易找到他們需要的確切信息。
4. 改善廣告和營銷——沒有人喜歡被在線廣告轟炸。但是,如果廣告與您的需求相關,它們可能會有所幫助而不是令人煩惱。 Web 3.0 可以利用更智能的人工智能系統並根據消費者數據瞄準特定受衆來改進廣告。
5. 更好的客戶支持 - 客戶服務是提高網站和 Web 應用程序用戶體驗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領域。然而,由於成本高昂,許多網絡服務難以擴大其客戶服務業務的規模。更智能的聊天機器人可以同時與多個客戶交談,與與支持代理交談相比,用戶可以享受到卓越的體驗。
加密貨幣將如何支持 Web 3.0?
當談到 Web 3.0 時,區塊鏈和加密貨幣有潛力發揮巨大作用。去中心化網絡激勵更負責任的數據所有權、治理和內容創建。與 Web 3.0 最相關的一些方面包括:
1. 數字加密貨幣錢包 - 任何人都可以創建錢包來進行交易並充當數字身份。無需存儲您的詳細信息或在集中服務提供商處創建帳戶。您可以完全控制您的錢包,並且通常一個錢包可以用於許多不同的區塊鏈。
2. 去中心化——利用區塊鏈,在廣泛的人羣中透明地傳播信息和權力是非常簡單的。這與 Web 2.0 形成鮮明對比,在 Web 2.0 中,大型科技巨頭主宰了我們“在線”生活的大部分領域。
3. 數字經濟——在區塊鏈上擁有數據並使用去中心化交易的能力創造了新的數字經濟。這些使我們能夠輕鬆地在線定價和交易商品、服務和內容,而無需銀行或個人詳細信息。這種開放性改善了獲得金融服務的機會,並允許用戶開始賺錢。
4. 互操作性 - DApp 和鏈上數據的互操作性越來越強。使用虛擬機構建的區塊鏈可以輕鬆支持DApp、錢包和彼此的代幣。這有助於提高互聯 Web 3.0 體驗所需的普遍性。
Web 3.0 用例
儘管 Web 3.0 仍在開發中,但我們今天已經有一些例子:
虛擬助理 Siri 和 Alexa
蘋果的 Siri 和亞馬遜的 Alexa 都提供與 Web 3.0 概念非常相似的虛擬助手。人工智能和自然語言處理幫助這兩種服務更好地理解人類語音命令。使用 Siri 和 Alexa 的人越多,他們的人工智能就越能改進其建議和交互。這使其成爲 Web 3.0 世界中語義智能 Web 應用程序的完美示例。
智能家居已互聯
Web 3.0 的一個重要特徵是它的普遍性。這意味着我們可以跨多個設備訪問我們的數據和在線服務。現在,控制家庭供暖、空調和其他公用設施的系統可以以智能和互聯的方式實現這一點。您的智能家居可以瞭解您何時離開、到達以及您喜歡家的溫度或溫度。它可以使用這些信息以及更多信息來創建個性化體驗。然後,無論您身在何處,都可以通過手機或其他在線設備訪問此服務。
概括
互聯網的發展是一個漫長的歷程,也必將不斷向前發展。隨着可用數據的爆炸式增長,網站和應用程序正在轉向更豐富的網絡體驗。儘管 Web 3.0 仍然沒有具體的定義,但創新已經被引入。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明確的前進方向,區塊鏈似乎是未來Web 3.0的重要組成部分。
來源:Academy.b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