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搶匪已經懶得再翻你家保險櫃了,他們只問一句話:
“助記詞報一下,報晚一秒就崩你。”
過去一年,這類線下暴力脅迫轉走加密資產的案件在全球至少爆出200多起,其中東南亞、南美、東歐最集中。中國香港、迪拜、新加坡這種“幣圈富人區”反而成了重災區,因爲劫匪知道:這裏的人錢包裏隨便一個地址可能就有8位數美元。
真實案例(已公開的部分):
1. 2025年3月,香港中環某豪宅
4名蒙面持槍劫匪闖入幣圈KOL家中,逼其當場打開Ledger,用槍頂着頭一筆一筆轉走3.2萬枚ETH(當時約1.4億美元)。轉完後還逼受害人發推:“錢包被盜,請大家不要與相關地址交互。”(經典洗白操作)
2. 2025年7月,迪拜棕櫚島
一名俄羅斯籍礦老闆被綁架72小時,劫匪用鉗子拔指紋解鎖手機+硬體錢包,最終轉走價值2.8億美元的BTC和USDT。贖金?不需要,加密資產本身就是贖金。
3. 2025年10月,泰國曼谷
3名中國籍投資者在夜店被下藥,醒來發現已被帶到郊區別墅,手機、電腦、Ledger、甚至眼角膜(用於虹膜解鎖的Worldcoin設備)全被拿走,損失超4000萬刀。劫匪用中文說了一句:“幣圈有風險,出來玩就要還。”
這些新式搶匪的標準化流程(已成產業鏈):
1. 前期踩點:通過推特、TG羣、線下派對鎖定“胖地址”持有者
2. 跟蹤定位:用假身份參加同一個幣圈酒會、下同一輛網約車、住同一棟Airbnb
3. 暴力階段:持槍/持刀/下藥綁架,通常4-8人團隊
4. 轉移資產:現場逼迫轉賬到混幣器或高風險交易所地址(Tornado Cash已死,現在多用跨鏈橋+新鏈洗錢)
5. 銷贓:10分鐘內通過多層嵌套轉到俄羅斯/朝鮮控制的OTC商,現金提取
最可怕的一點:
傳統搶銀行,劫匪至少還得跑路;
現在搶幣圈,劫匪轉完錢喝杯咖啡就走,鏈上追回概率不到3%,警方連管轄權都搞不清。
活下去的唯一辦法(寫給還想炫富的你):
- 再也不在推特曬“just sent 1000 ETH to my new wallet”
- 再也不用真實身份訂五星酒店、買頭等艙
- 大額資產永遠分多籤+多籤+地理分散(新加坡、瑞士、開曼各放1/3)
- 線下見到幣圈朋友,先默認對方可能已出賣你
- 最狠一句:真正有10個億刀以上的人,2025年已經沒人敢說自己玩加密貨幣了
在幣圈,
2025年最大的風險從來不是歸零,
而是你真的會因爲幾個地址裏的數字,被拖進後備箱,然後永遠出不來。
把炫富的衝動憋回去。
命只有一條,助記詞可以重滾,命沒了就真沒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