幣圈真的是PVP嗎?我用第一性原理想了一遍,發現事情沒那麼簡單!

在之前我一直說幣圈市場是一個PVP市場,但是最近我的思考是如果真的是一個PVP市場(DU場),那他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這不由得引起了我的深思,如果這是DU場,那麼大A,美股都是DU場?顯然不可能,如果是DU場,國家就不會大力扶持這種類型的市場,因爲如果是Du場,這不會對社會產生任何價值。

 

一、傳統股票市場思考

所以股票市場其實是一個公開的公司融資市場,優質的公司通過上市快速融資,加速企業發展和產品研發,股市存在的價值是讓企業在業績增長的過程中獲得更高估值、並反過來支撐企業繼續擴張,而企業的優秀產品又能服務於大衆和社會,這是一個良性循環:

業績驅動銷售 → 資金驅動擴張 → 擴張推動估值。

 

並且大衆的閒散資金也得到了有效利用,這是一個“雙贏”驅動的事情,這也是爲什麼我國開始大力在推動科技股(包括要求TOP公司科技股佔比等),因爲房價是不可持續增長的,不可能僅僅只靠房地產去拉動經濟,而老美的這種科技公司帶動社會經濟發展的路線目前來看是比較科學的!

 

所以從“第一性原理”來看,這就是股票市場正確的打開方式-“價值投資”,就應該買那些真正有價值,能爲社會創造價值的公司股票!

图片

二、幣圈無監管的早期市場

那麼幣圈應該也是一樣的道理,在過去的幾年裏,Web3 以極高的速度擴張,吸引了大量資金、創業者與投資者。但如果從投資邏輯出發,會發現當前大部分 Web3 投資的本質,更像是早期私募投資,而不是傳統二級市場的價值投資。

 

爲什麼這麼說?因爲在 Web3 中,大部分項目並沒有成熟的產品、明確的商業模式與可持續收入,更像是“半成品公司”直接掛牌融資。因此,投資者必須具備極強的項目研判能力,否則極易被包裝過度的敘事迷惑。

 

這背後揭示了一個核心矛盾:
Web3 的融資節奏遠快於項目的成長節奏。

图片

 三、而在 Web3:項目常常“未成形即融資”

在加密世界中,項目僅憑一份白皮書、一個最小可用產品(甚至連產品都沒有),就可以:

-發行代幣

-上交易所

-融資數千萬美元

 

這意味着項目可以在最早期——風險最大、產品最不確定的階段,就直接面向大衆融資。


這會帶來兩個明顯的問題:

 1. 代幣價格在上線即巔峯

由於項目在最初階段就已獲得高估值,一旦市場對其敘事興趣下降、產品落地困難,價格往往難以支撐。

於是出現了幣圈最常見的模式:

> 開盤高光 → 敘事冷卻 → 歸零或長期橫盤。

 

爲什麼?

因爲大多數項目缺乏傳統企業那種“靠產品賺錢、靠業績提升估值”的能力。

 

 2. 大部分項目並沒有“造血能力”

所謂“造血能力”,是指項目能夠通過自己的產品與服務產生收入,而不是依賴融資。

 

但目前 Web3 的現狀是:

 -很多項目沒有真實用戶

 -缺乏收入來源

 -可持續商業模式不明確

 -靠市場情緒驅動價格

 -依賴敘事和營銷“拉盤”

 

這導致大量項目本質上只是一次性的融資工具,而非可持續發展的企業。

图片

 四 、在無監管市場裏,高風險意味着更需要專業投研能力

Web3 的一個核心問題是:缺乏監管。

這讓項目能在最早期就發行代幣、給出估值、吸引投資者。

 

早期意味着:

 -信息極度不對稱

 -風險極高

 -項目失敗率遠高於傳統創業

 

但也意味着:

> 高風險 = 高回報的可能。

 

因此,投資者必須具備更強的投研能力,包括:

 -對賽道發展週期的判斷

 -對項目技術可行性的分析

 -對團隊背景與執行力的判斷

 -對代幣經濟模型(Tokenomics)的理解

 -對鏈上數據和真實用戶的分析

 -對投資項目是否有“造血能力”的判斷

 

換句話說:

> 在 Web3 投資,就是在極端早期創業市場裏挑選能在未來真正賺錢的“準獨角獸”。

图片


 四、未來 Web3 的價值投資,會更接近傳統市場的邏輯

雖然目前 Web3 的大部分項目尚不具備可持續商業模式,但未來隨着監管進入、市場成熟、用戶增長,優秀項目必然會走向主流企業的路徑:

 

1. 擁有穩定的收入來源

2. 提供實際價值的產品或服務

3. 能夠依靠業務增長驅動代幣價值

4. 真正做到價值捕獲(Value Capture)

5. 而不是靠情緒和敘事拉盤

所以在這輪 ,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項目開始宣佈代幣回購計劃,回購就意味着項目是由盈利能力,所以會增強投資者信息,未來那些沒有盈利能力和不能持續迭代產品的,可能會被時代拋棄!


 五、結語:在混沌的早期市場尋找能活下來的“少數派”

當下的 Web3 投資環境,既混亂又充滿機會。

它不像成熟的資本市場,更像是原始資本主義時期的狂野西部。

 

但正因爲如此,早期項目的爆發力也是前所未有的。

 

> 投資者要做的不是追逐敘事,而是尋找真正具有創新能力、商業模式清晰、並且具備‘自主造血能力’的項目。

 

只有這樣的項目,才能在漫長而殘酷的市場競爭中存活下來,並最終實現價值的迴歸。$B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