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Linea不僅僅是另一個Layer-2。把它看作是以太坊的一個活生生、呼吸着的演變,一個精心打造的通道,不僅僅是擴展,而且深刻地與以太坊的本質相一致,同時朝着一個去中心化、速度和安全和諧共存的未來邁進。當你查看它的路線圖和結構時,Linea絕非靜態:這是一個漫長而深思熟慮的旅程,旨在利用以太坊的優勢並放大它們,但不以犧牲信任爲代價。
從一開始,Linea就著手建立一個對以太坊開發者感到熟悉的zk‑EVM滾動解決方案。它的整體架構是EVM等價的,這意味著開發者可以將他們現有的智能合約、像MetaMask、Hardhat、Truffle、Foundry等工具直接攜帶過來,而無需重寫代碼。但這不僅僅是複製——Linea的零知識證明系統,是利用zk‑SNARKs和基於格的密碼學構建的,這使得它的核心運作。它接收鏈下交易批次,生成證明,並將它們推送到以太坊,巧妙地壓縮數據以保持高效。
當它在2023年7月啟動其主網alpha時,那是其去中心化和信任最小化旅程的第0階段。在這個階段,Linea已經建立了一個安全委員會——一個負責治理、風險管理和監督的團體,確保隨著網絡的增長事物保持安全。他們還公開了其客戶端軟件,以便任何人都可以運行節點並驗證狀態——這是一個透明度從一開始就內建的標誌。
當他們進入第一階段時,Linea開始根據AGPL‑3.0許可證開放其整個代碼庫。這是一個關鍵步驟:完全可見性,完全可審計性。與此同時,他們承諾擴大EVM覆蓋範圍,使其zk‑算術化變得更強大,並完全反映以太坊的行為。他們還通過鼓勵更多的漏洞獎勵、規範發布和與更廣泛的zk和以太坊社區的互動來加強他們的安全性。
到了第二階段,Linea計劃去中心化安全委員會,引入獨立成員,使決策權力更加分散。此外,他們希望能夠啟用抗審查的提款。換句話說,即使操作人惡意行事或試圖阻止交易,用戶仍將擁有安全的退出途徑。
真正的變化發生在第三階段:去中心化操作人——包括序列器(負責排序交易)和證明者(生成證明)——並啟動鏈上治理。Linea設想一個系統,這些角色不會永遠由一個中央團隊控制,而是逐漸過渡到一個更加無許可和信任最小化的模型。
最雄心勃勃的步驟之一是第4階段:他們計劃建立一個多證明者系統。Linea將支持多個證明系統,而不是依賴於一種證明者實現——可能來自不同的密碼學模型,以確保健壯性。在那個階段,治理權力也將受到限制:對核心滾動邏輯的升級變得不可變,只有某些部分(如驗證器合約)可能會升級,但僅在嚴格監督下進行。
在這條去中心化的道路上,他們的產品路線圖極具前瞻性,圍繞著三個主要方向構建:用戶體驗、開發者體驗和社區體驗。在2025年下半年,他們預期將達到一個主要的吞吐量里程碑——目標約0.5 gGas/s(他們估計這將轉換為約5,000 TPS)。他們將推出一個“預確認”系統,序列器發出第一級確認,使用者幾乎可以立刻看到他們的交易被驗證,類似於約250毫秒。
同時,他們計劃將他們的EVM升級到他們所稱的Pectra版本,整合最近的以太坊升級(如巴黎、上海、坎昆)並增加對新的以太坊改進提案的支持,包括EIP 7702,這賦予了更好的帳戶抽象能力。這與他們的錢包和帳戶抽象的雄心相連:他們正在努力開發keystore‑wallet的MVP,讓用戶以更靈活的方式支付燃料費——也許甚至用非ETH的代幣支付費用。
他們在設計上也深具人性,致力於資本效率和收益。他們計劃“原生收益ETH橋接到Linea將賺取質押獎勵,而部分收益將流回Linea自身DeFi的流動性提供者。這很有趣,因為這意味著資金橋接到Linea不僅僅是靜止不動,它在運作,它在複利,它幫助生態系統成長。
展望未來,到2026年,Linea希望達到Type‑1 zkEVM狀態。這不僅僅是重新品牌——這意味著完全等同於以太坊的內部狀態,包括相同的存儲樹表示。這是巨大的,因為這意味著他們的證明者可以直接驗證L1區塊,消除Linea和以太坊之間的許多概念差距——實際上,使Linea更像是以太坊未來的原生部分。在2026年,他們計劃繼續擴大吞吐量:最終目標是達到1 gGas/s,幾乎是他們早期目標的兩倍。
安全和去中心化在他們的長期願景中並不是次要。到2027年及以後,他們希望支持多客戶端(避免單一文化的節點軟件多樣性),更高的吞吐量(在某些路線圖中提到20,000 TPS),以及完全無許可的DPoS,讓任何人都能加入作為驗證者,參與治理,成為序列器/證明者系統的一部分。
他們的證明系統本身也很吸引人。Linea的證明者架構使用層次結構:他們擁有內部證明系統(稱為Vortex和Arcane),這些系統遞歸壓縮交易數據,然後通過PLONK構建一個簡潔的證明。他們還使用巧妙的壓縮算法來減少鏈上數據的大小,使每個證明更有效地存儲和驗證。
在與以太坊經濟方面的對齊上,Linea計劃一個雙燒機制:當交易發生時,他們會燒毀ETH和Linea的原生代幣。(ETH部分將Linea的成功與以太坊的長期健康相連接。)他們還在打造一個原生收益系統,這是他們長期計劃的一部分,旨在可持續發展,同時為以太坊貢獻價值,而不僅僅是搭便車。
去中心化不僅僅意味著更多的節點——它還意味著治理。雖然早期的治理由安全委員會處理,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預期社區治理將接管。這一過渡是一個微妙的舞蹈:他們希望去中心化而不犧牲安全性或穩定性。多證明者設計將有助於這一點,因為如果一個證明實現失敗或受到攻擊,其他證明者可以接手。
他們也深度關注用戶旅程。在未來的升級中,他們將為某些dApps引入“保證定價”的燃料費用——這意味著用戶可以獲得可預測的費用,與以太坊基層的波動性脫鉤。這樣的功能可能對於大眾採用具有革命性:對於那些只想使用錢包或dApps的人來說,成本不應該像是一場賭博。
Linea也關心社區。他們正在建立工作組,歡迎來自ConsenSys、ENS、Status和更廣泛以太坊生態系統的貢獻者。隨著他們的成長,他們希望確保路線圖不僅僅是一個自上而下的願景——它是由那些在其上構建、使用它,並試圖使Web3成為主流的人所告知的。
還有跨鏈的雄心:Linea支持橋接,使得用戶能夠在以太坊和其他鏈之間無縫地移動資產。這種互操作性很重要,因為區塊鏈的未來將是多鏈的,而Linea希望坐在那個生態系統的核心,而不是偏安一隅。
綜合來看,Linea所講述的故事深具人性。這不僅僅是另一個追逐TPS的擴展解決方案。相反,這是一個多年的精心設計的旅程——在當前以太坊與未來擁有更快、更便宜和更去中心化的滾動解決方案的世界之間架起一座橋樑。這是關於保護以太坊的安全,同時展開一個未來,在那裡滾動解決方案不僅僅是擴展,而是成熟;在那裡治理變得逐漸但真實;在那裡證明系統為了最大安全性而多樣化;在那裡用戶和開發者都能從以太坊的增長中受益,而不是被其價格擠出。
如果一切按計劃進行,Linea可能成為以太坊未來的基礎支柱,不僅僅是一個Layer‑2解決方案,而是以太坊布料中的一個關鍵線索。到2026年,當它達到Type‑1 zkEVM時,它不僅會與以太坊兼容,它真的會感覺像是以太坊的一部分。未來,隨著去中心化操作人、多證明者安全和完全治理,Linea可能會塑造未來數十年滾動解決方案的建設方式。
在這種意義上,Linea並不是在為明天建立一個網絡——而是在設計一個未來,讓以太坊擴展並保持其去中心化的核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