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Bitfarms
非常大型的比特幣礦工宣佈,他們將在2026-2027年停止挖礦,而是完全轉向AI / HPC(高性能計算)。
原因是挖礦的利潤率下降、成本上升,以及在集中化的AI模型訓練能力上賺更多的錢的可能性。
他們已經簽署了一項大約 1.28 億美元的合同,以改裝一個數據中心為 Nvidia 的 GPU 伺服器。
2. SharpLink Gaming (SBET)
一家在納斯達克上市的公司,曾經是一家遊戲公司,但現在在其國庫中持有 ETH——大約 280 706 ETH,這使其成為最大的企業以太幣持有者之一。
此外,他們還積極質押這些 ETH,這帶來了額外的收入。
同時,SharpLink 回購自己的股票(價值 1500 萬美元),因為它認為這些股票的交易價格遠低於其與 ETH 相關的「淨資產價值」(NAV)。
也就是說,策略不是單純地積累,而是使 ETH 成為「生產性」資產(通過質押)。
3. 「數字資產財政」(DAT)風格的公司
他們為什麼這麼做?
收入多樣化:挖礦的利潤越來越低,尤其是在減半之後,而 AI 基礎設施可能是更穩定的收入來源。
加密熱潮中的市值:擁有大量加密貨幣餘額(國庫)的公司潛在上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資者,特別是機構投資者。
來自質押的收入:持有 ETH 不僅僅是押注貨幣的增長,還是通過質押來產生收入。
監管效應:一些公司希望將自己定位為加密空間中的合法機構玩家,而不僅僅是投機者。
風險
從挖礦轉向 AI 是一個巨大的資本密集型轉型(CAPEX),而且並不保證所有產能都會被客戶填滿。
負債水平和經營成本可能會大幅上升。
在加密貨幣大幅修正的情況下,這些「財政」公司可能會受到影響——如果 BTC 或 ETH 的價格下跌,他們的資產「在紙面上」會大幅減少。
這對市場意味著什麼?
公開公司轉向 ETH 國庫(而不僅僅是 BTC)——2025年的新趨勢:ETH 不僅可以儲存,還可以質押/產生收入,因此公司將其視為「生產性儲備」。
礦工的利潤下降,會將資本轉移到 AI/ HPC 或加密貨幣本身(取決於策略)。這改變了電力、設備的供需,並且間接影響到加密資產。
#MiningCrypto #ETH #BTC #Aipump #NVIDI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