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2025年11月14日,特朗普政府簽署行政令,取消對237種農產品及相關產品的“對等關稅”,這一旨在緩解國內通脹壓力的貿易政策調整,看似聚焦農業領域,卻通過宏觀經濟傳導鏈條,對加密貨幣市場產生了微妙而深遠的影響。作爲對今年4月激進關稅政策的糾偏,此次鬆綁不僅重塑了市場對美國貿易政策穩定性的預期,更通過改變風險資產定價邏輯,爲震盪中的加密貨幣市場注入了新的變量。
今年4月,特朗普政府推出的“對等關稅”政策曾引發全球資本市場劇烈震動。當時,美國對數十個貿易伙伴加徵10%最低基準關稅,部分國家稅率最高達49%,這一舉措直接點燃市場避險情緒,黃金價格突破歷史新高,而加密貨幣作爲典型的風險資產遭遇重創。數據顯示,比特幣價格24小時內從8.85萬美元跌至8.21萬美元,跌幅超7%,以太坊、狗狗幣等主流幣種跌幅均在3%以上,加密貨幣市場24小時內超15萬人爆倉,爆倉總金額達4.78億美元。更值得關注的是,加密貨幣相關ETF當日淨流出86億美元,其中比特幣ETF資金淨流出高達87億美元,資金出逃跡象明顯。
關稅政策之所以能對加密貨幣市場產生強烈衝擊,核心在於其對宏觀經濟環境的系統性影響。一方面,大範圍加徵關稅直接推高了美國國內通脹水平,9月數據顯示碎牛肉、牛排價格同比漲幅分別近13%和17%,食品成本上漲迫使美聯儲維持高利率水平以抑制通脹,而流動性收緊恰恰是加密貨幣等風險資產的“天敵”。另一方面,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導致全球風險偏好下降,比特幣雖有“數字黃金”之稱,但在市場恐慌情緒下,其投機屬性壓過避險屬性,投資者更傾向於拋售加密貨幣轉而持有黃金等傳統避險資產。加之比特幣與納斯達克指數相關性高達0.74,關稅引發的美股下跌進一步拖累了加密貨幣走勢。
此次農產品關稅取消,本質上是特朗普政府對前期激進政策的修正,其對加密貨幣市場的影響同樣通過宏觀邏輯傳導。首先,關稅豁免覆蓋牛肉、咖啡、熱帶水果等美國依賴進口的品類,直接緩解了食品價格上漲壓力,有助於降低通脹預期,爲美聯儲未來調整貨幣政策創造了空間。對於對流動性高度敏感的加密貨幣市場而言,通脹壓力緩解意味着貨幣環境收緊的風險下降,從而改善了市場整體流動性預期。其次,貿易政策從“全面加徵”轉向“選擇性豁免”,降低了政策不確定性,有助於平復市場避險情緒,減少投資者對風險資產的非理性拋售。
不過,這種聯動影響仍存在明顯的侷限性。一方面,此次關稅調整僅覆蓋農產品及相關產品,並未改變美國對其他品類的關稅政策,全球貿易緊張局勢的根源尚未消除,加密貨幣市場仍面臨政策波動的潛在風險。另一方面,加密貨幣市場的走勢還受美聯儲貨幣政策、行業技術安全、監管政策等多重因素影響,關稅政策調整僅能起到情緒舒緩作用,難以從根本上改變市場長期趨勢。正如市場分析指出的,特朗普政府政策具有顯著的隨機性和不確定性,即便短期關稅鬆綁帶來利好,長期來看加密資產仍將面臨宏觀經濟環境和外交政策變化的持續衝擊。
從更廣闊的視角看,特朗普政府關稅政策的反覆調整,凸顯了加密貨幣作爲新興風險資產與全球宏觀經濟政策的深度綁定。在全球化背景下,貿易政策、通脹水平、貨幣政策形成的傳導鏈條,正在成爲影響加密貨幣定價的重要外部因素。對於投資者而言,理解這種跨領域的聯動邏輯至關重要——關稅加徵往往通過“通脹上升—流動性收緊—避險情緒升溫”的路徑壓制加密貨幣價格,而關稅鬆綁則通過反向邏輯形成利好支撐,但這種影響始終是階段性和輔助性的。
未來,隨着美國國內政治局勢和全球貿易格局的演變,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可能繼續調整,加密貨幣市場也將持續受到相關傳導效應的影響。但歸根結底,加密貨幣市場的成熟仍需依賴行業自身風險控制能力的提升和監管框架的完善,而宏觀政策帶來的市場漣漪,終將成爲行業發展過程中的階段性註腳。在這場政策與市場的博弈中,唯有認清聯動邏輯、把握核心變量,才能在震盪起伏的市場中找到合理的投資節奏。$BT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