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入場玩合約時,我也深信那套“固定 3% 止損”的教科書理論。

論壇吹、羣裏喊,人人都說它:科學、穩健、萬無一失。

我天真地以爲照做,就能避開風險。

結果現實直接給我一巴掌。

2020 那波 ETH 的波動,大起大落得像過山車:

早上拉 5%,中午砸 8%,晚上又拉回原點。

我那 3% 的止損線,瞬間變成笑話。

上午剛被掃出去,下午行情直接飛;

一天止損三次,手續費能讓我破防。

本金虧了 20%,心態比賬戶掉得還快。

那時候我才懂,止損不是“隨便定個數字”,

它考驗的是對行情節奏的掌控。

市場一直在變,固定止損就像用直尺量海浪——不可能合適。

後來我開始研究波動率指標ATR,

才真正悟出止損的核心:

止損要跟着波動跳,不是跟着感覺走。

我改用“動態止損”:

根據品種的平均波動(ATR)× 係數來設止損。

ETH 動作大,就用 ATR × 1.8;

SOL 相對穩,用 ATR × 1.2。

從那之後,洗盤不再輕易掃我;

假插針插不走我;

趨勢啓動,我能喫下整段行情。

別人被震下車,我反而穩穩拿住盈利。

後來我徹底頓悟:

止損不是牆,而是節奏閥門。

太緊,你死在波動裏;

太鬆,你死在反轉裏。

能設止損的人,只是不會死;

能調止損的人,纔是真的賺。

合約最核心的不是勇氣,也不是指標,

而是“隨行情變化”的節奏感。

市場永遠在變,策略必須跟着進化。

別再死守教條——

你得學會跟市場跳舞,才能活到最後。

#加密市场回调 #美股2026预测 #香港稳定币新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