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數字黃金的崛起與風雲變幻
過去24小時,比特幣價格劇烈波動,再次跌破10萬美元關口,觸及99,611美元低點,引發市場恐慌。美聯儲鷹派言論澆滅降息預期,導致風險資產拋售潮,加密總市值蒸發超1萬億美元,恐懼貪婪指數跌至“極度恐懼”15分。機構卻逆勢抄底:Anchorage Digital從Coinbase等平臺吸納超4000枚BTC(約4億美元),哈佛大學持倉飆升至4.428億美元。X平臺熱議熊市背離信號,鯨魚大舉做空1.436億美元倉位,清算價僅9.8萬美元。但分析師樂觀預測,11月底或反彈至11.45萬美元,年底目標13萬美元。短期震盪中,長期看,比特幣仍受益全球流動性氾濫,HODL者或迎新生。
比特幣(BTC),作爲全球首款去中心化加密貨幣,由神祕人物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於2008年通過白皮書《比特幣:一種點對點電子現金系統》提出。2009年正式上線,它摒棄傳統銀行中介,利用區塊鏈技術實現點對點交易:交易記錄存儲在分佈式賬本上,通過“挖礦”機制驗證,每4年減半獎勵以控制供應總量上限2100萬枚。這種設計賦予比特幣“數字黃金”的美譽,不僅是價值儲存工具,還推動了DeFi和NFT等創新生態。儘管面臨監管挑戰,如部分國家禁令,但其匿名性和跨境便利性吸引了全球投資者。截至2025年,比特幣市值超2萬億美元,已被薩爾瓦多等國定爲法定貨幣。
$BTC
{future}(BTCUSDT)
$BNB
{future}(BNBUSDT)
$ETH
{future}(ETHUSD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