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去年剛進圈時,拍着我肩膀說 “就買現貨,不碰槓桿,穩賺”
—— 那會兒他天天聽 “XX 幣要拉盤”,他立馬轉 2 萬進去;有人喊 “跌到支撐位了,抄底”,他又梭 3 萬。
可半年過去,錢沒等回來,賬戶倒從 8 萬縮到 1 萬出頭。
其實很多人跟他一樣,覺得現貨安全,卻栽在 “慢性爆倉” 裏 —— 不是不懂買幣,是沒避開這些坑:
別信 “大佬” 喊單,消息都是滯後的
喊拉盤時,早偷偷出了 30% 倉位;等你進場,當天就跌 8%,再想賣,接盤的人都少了
趨勢向下時,補倉就是填坑
他跌 5% 補 1 萬,跌 10% 又補 1 萬,補到第三次,幣價已經腰斬。
市場不會因爲你虧了就回頭,該止損時別抱着 “等回來” 的幻想,及時割肉至少能留本金。
全梭一個幣,黑天鵝一來就歸零
他把 6 萬都砸進了一枚 “概念幣”,結果項目方突然發公告延期落地,當天就跌 40%
—— 分倉不是分散風險,是給本金留退路,最多拿 30% 資金買一個幣。
看圖比聽建議實在,趨勢藏在 K 線裏
他從來沒認真看過 K 線,只知道 “漲了買、跌了補”。
後來我教他看:上影線比下影線長,說明上面賣的人多;高點一次比一次低,就是跌勢 —— 趨勢不明時,不動比亂操作強。
現貨拼的是 “穩”,不是 “熬”
控倉(單次不超總資金 20%)、順勢(只買漲勢的幣)、穩心(賺 5%-10% 就落袋),這三點他一條沒做到。
上週他試着分倉買了兩枚主流幣,沒再跟風補倉,反而沒再虧。
幣圈裏,現貨不是 “保險箱”,是 “慢考場”
要是你也做現貨踩了坑,咱可以聊聊怎麼調整,別讓本金再白白流失

ETHUSDT
永續
2,963.1
-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