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hael Saylor 又放話了:
“到2035年,比特幣市值一定超過黃金。”
不是可能,是“毫不懷疑”。
很多人笑他癡,說黃金幾千年的地位,哪是20年曆史的比特幣能比的?
但你往深了看,這不是“誰更保值”的問題,是兩個時代在搶地盤。
黃金是什麼?是舊世界的信仰。
農業時代靠它,工業時代靠它,連央行都拿它當壓艙石。
但它有個致命傷——它不會動,也不會生錢。
埋在地下,一千年還是一塊金。
而我們現在活在什麼時代?
AI、萬物互聯、機器人、移動支付——全是“跑在鏈上的世界”。
在這個新世界裏,價值要能流轉、能編程、能自動結算。
黃金幹不了這活,比特幣能。
Saylor 信的不是比特幣能漲,
他信的是舊秩序正在崩,新秩序必須立。
黃金是“被動存儲”,比特幣是“主動金融”。
一個靠人擡,一個靠手機支付。
現在比特幣市值還不到黃金的一半,但增長曲線是垂直的。
ETF 一開,機構錢直接殺進來;減半一到,供應收緊;AI 數據爆炸,鏈上結算需求猛增。
Saylor 爲什麼敢all in?
因爲他知道,每一次技術革命,都會把上一個時代的“神”,拉下王座。
石油取代煤炭,互聯網幹掉報紙,電動車掀翻燃油車。
現在,比特幣要乾的,是黃金。
別再說“黃金不會死”,它不會死,但它會變小。
就像白銀不再是貨幣,但它還在。
所以他說2035年,比特幣超黃金,我不意外。
不是因爲漲10倍有多瘋狂,
而是因爲——新世界,不需要舊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