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停擺結束,“劣質” 經濟數據要衝擊市場了?

美國政府停擺這事有新後續!

停擺結束後,華爾街要被一波 “遲到” 的經濟數據轟炸咯,這波操作簡直像給金融市場丟了個 “盲盒”,誰也不確定開出來是驚喜還是驚嚇!

按照 BlockBeats 消息,11 月 11 日美國政府停擺走向清晰,那些被推遲一個多月的關鍵經濟報告,馬上要扎堆登場。

最先亮相的就是 9 月份就業數據 ,摩根士丹利經濟學家推測,最早本週五能公佈,不過更大可能是下週初。

這就業數據就像市場的 “晴雨表”,推遲這麼久,大家對它的期待值直接拉滿,就盼着能從數據裏瞅出點經濟走向的門道。

但更讓人揪心的還在後頭!

在最糟糕的情況下,10 月份的消費者價格指數(CPI)、生產者價格指數(PPI)和個人消費支出(PCE)價格指數,搞不好直接 “難產” 發佈不了。

要知道,PCE 指數可是美聯儲超看重的通脹衡量指標,這要是缺位,美聯儲判斷通脹形勢都沒了關鍵依據,政策制定不得抓瞎?

就算美國勞工統計局硬着頭皮,想拼湊出 10 月通脹趨勢,經濟學家也潑冷水:這種情況下搞出來的報告,質量肯定大打折扣,發佈時間要是太晚,對市場分析來說,跟 “馬後炮” 沒啥區別,參考價值低到不行。

9 月就業報告延遲、10 月通脹報告可能缺失,這直接讓美聯儲在考慮是否連續第二次會議降息時,缺少關鍵數據支撐。

金融市場本就敏感,這些 “劣質”“遲到” 的數據砸下來,波動肯定小不了,投資者們得多留個心眼,密切關注後續數據發佈情況,畢竟稍有風吹草動,錢包可能就跟着起伏啦,咱得隨時準備應對這波數據衝擊呀!#美国结束政府停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