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再次悄然推動數字金融的邊界——這一次是其第三輪直接在區塊鏈上發行的數字原生綠色債券。這座城市不僅僅是在實驗;它正在爲全球資本市場未來的運作建立一個真正的基礎。

這些新債券預計最早將在週一定價,將以四種主要貨幣發行——美元、港元、歐元和離岸人民幣(CNH)——爲國際投資者提供一個參與的開放門戶。使它們特別的,不僅是“綠色”標籤,更在於它們的發行方式:完全通過分佈式賬本技術(DLT)進行,從發行到結算的每一步都數字化。

這部分是香港更廣泛戰略的一部分,以鞏固其作爲下一代金融中心的角色——一個將傳統金融的規範與區塊鏈的速度和透明度相結合的中心。政府的數字債券項目在匯豐的DLT基礎設施支持下,已經展示了代幣化如何使資本市場更高效:更快的結算、實時驗證和減少中介。

隨着代幣化資產的全球市場加速發展——從代幣化國債和現實世界資產(RWA)到穩定幣和機構DeFi。香港深厚的債券市場佔亞洲國際債券發行的約30%,使其在引領這一轉型中具有強大的優勢。

儘管如此,這座城市面臨着激烈的競爭。新加坡和迪拜等司法管轄區正在快速推進自己的數字資產框架。對於香港來說,長期成功將取決於透明性——明確的代幣化證券法規、投資者保護,以及傳統系統和數字系統之間的順利整合。

到目前爲止,勢頭正在增強:香港已經推出了至少六項企業數字債券交易,籌集了近十億美元,包括來自主要中國國有企業的資金。

一步一步,這座城市正在展示金融的未來可能不僅僅是通過華爾街或硅谷——而是通過香港中環的區塊鏈賬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