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傳統銀行在處理代幣化資產的數量上超越了加密平台,這表明了一種從去中心化網絡向機構平台的轉變。根據Broadridge的數據,銀行在幾小時內處理的代幣化資產比加密生態系統在幾個月內處理的還要多。JPMorgan的Kinexys已經在代幣化回購交易中處理了超過$1,5兆,而穩定幣每月達到$650–700億,但銀行在實體資產(RWA)方面仍領先。
RWA 市場在年中增長至 240 億美元,代幣化的國庫券作為關鍵細分市場 - 74 億美元,增長 80%。像高盛、BNY 美隆和花旗這樣的銀行正在代幣化貨幣市場基金、債券和存款,提供即時結算和可編程支付。Visa 為法幣代幣推出 VTAP,而像 Agorá 和 Guardian 的項目正在測試代幣化現金以進行跨境支付。
像美國的 GENIUS 法案和歐盟的 MiCA 等監管措施正在推動這一趨勢,將風險和成本減少 85%。HSBC 的 Orion 提供代幣化黃金,而貝萊德則提供代幣化 T-bills,擁有 13.5 兆美元的資產。預測:到 2033 年市場將增長至 18.9 兆美元。
這個轉變使銀行成為 Web3 的關鍵角色,將傳統金融的穩定性與區塊鏈的效率相結合。加密平台必須適應,以免失去領導地位。
#TokenizedAssets #RWA #BankTokenization #BlockchainFinance #CryptoAdoption #Fintech2025 #Web3 #MiningUpdates
訂閱 #MiningUpdates ,以免錯過加密和挖礦世界的新見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