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姐妹,早上好。阿祖來了。我今天把官網與社區動態順了個全鏈路,直觀感受是“現金流與工具鏈”終於在一張圖上閉環:借貸用 ZeroLend、穩定幣用 VUSD、對衝就在 PerpStreet,外加更多 RPC 入口把接入摩擦再降了一格。ZeroLend 已經開了 Hemi 主市場頁面,面板直接給出 TVL、可借規模等關鍵指標,我用小倉位跑了存取與回執,路徑清晰,適合做低波動的中性腿;社區側也在同步放大聲量,官方賬號轉發了“新收益機會”入口,說明這條線不是概念,而是要把借貸端做成常態化供給。

穩定幣這邊的齒輪也咬上了。VUSD 的投票激勵活動已經在 StakeDAO 的 Votemarket 掛上,官方站點與第三方數據把“超額抵押、鏈上可審計”的基本屬性講得很直白,流通分佈裏還能看到 Hemi 鏈的佔比在快速擡升——對做穩定現金流和跨池搬磚的同學,這是“可複用”的底層資產。

短期收益的“火力覆蓋”則更像一把組合拳。Merkl 的活動頁除了常見的 USDC 即時發放,還有 VCRED 這種“穩定幣化”的額外激勵在 Hemi 鏈路上並行發放;對衝一側,PerpStreet 的永續交易已在 Hemi 可用,做策略的人可以把“借貸利差 + 激勵 + 永續對衝”綁在一起,效率明顯高於把資金拆到多鏈去跑。

接入層今天也有實打實的“減摩”。Hemi 已被 Chainlist 收錄,錢包一鍵添加網絡,ChainID 是 43111;同時 BlockPI 給出了託管型 Hemi RPC 的寫法,適合不想自建節點又想做多端備援的團隊——我把這兩條和之前的 DIN/Infura 路由一起寫進腳本,峯值時的抖動確實更可控。

這些最新變化落到用戶側,是幾件很現實的好處:一是借貸與穩定幣不再是“孤島”,ZeroLend 的主市場 + VUSD 的激勵,把存、借、兌付的節拍變成看得見的現金流曲線;二是做市與對衝的成本下降,你可以在同一條鏈上完成“開倉—對衝—復投”的閉環,減少跨鏈的噪音與失敗成本;三是開發與交易團隊都能把 RPC 容災做成“配置項”,把更多精力放在產品與策略上,而不是救火。

最後給到一套我今天實測可復現的動作清單:先在 Chainlist 加入 Hemi 網絡並備好 BlockPI/Infura 兩組端點,跑一筆最小讀寫確認延遲與穩定;再去 ZeroLend 的 Hemi 主市場用小額試存 VUSD 或 USDC.e,觀察面板上的利用率與可借額度變化;隨後把一丟丟資金參與 VUSD 的 Votemarket 激勵,記下領取節拍;最後在 PerpStreet 開極小槓桿做一次對衝單,驗證“借貸收益—激勵—對衝成本”的淨差是否在你的目標區間。全程務必覈對合約地址與鏈 ID,跨域前先小額探路;做大額結算時,把最終性閾值寫進腳本再放量。

@Hemi $HEMI #He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