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邦政府停擺已進入第六週,累計時長達到 37 天,正式刷新美國政府停擺的歷史最長紀錄。華盛頓的政治僵局不僅未能出現鬆動跡象,反而呈現持續惡化態勢,參衆兩院議員雖多次溝通協商,卻始終未能找到打破僵局的有效路徑,整個首都的zz氛圍陷入前所未有的膠着。​

談判陷死衚衕 參議院週末投票成關鍵節點​

隨着停擺天數不斷刷新紀錄,國會內部的博弈日趨激烈。參議院領導人正緊急籌備週末可能舉行的關鍵性投票,這一舉措被外界視爲打破當前僵局的最後嘗試之一。國會內部知情人士透露,參議院多數黨領袖約翰・圖恩已在閉門會議中向共和黨同僚發出明確指令,要求全體議員保持 24 小時待命狀態,隨時準備應對突發投票安排。​

但關於該方案的核心條款,包括撥款規模、資金分配比例以及是否附帶邊境安全相關條款等關鍵細節,截至目前仍處於保密狀態,尚未向外界披露。當媒體追問與民主黨達成共識是否近在咫尺時,圖恩的表態充滿謹慎,他直言:“在明確民主黨人對撥款方案的核心訴求之前,任何關於談判進展的評估都缺乏實際意義。” 這番言論也側面印證了自上月聯邦政府撥款正式失效以來,參議院內部跨黨派溝通的嚴重受阻狀態。​

兩黨裂痕持續擴大 互相指責成常態​

停擺持續期間,民主黨與共和黨之間的矛盾不斷激化,互相指責成爲雙方互動的主流模式。特朗普在白宮例行記者會上再次將僵局責任完全推給民主黨,他面對鏡頭強硬表態:“政府停擺會持續多久,決定權不在我們這邊,而在民主黨人手中。” 白宮隨後通過發言人重申,將全力支持共和黨主導的系列新立法提案,但政治分析師普遍認爲,這些帶有明顯黨派傾向的提案,想要獲得民主黨在參議院的足夠支持票,可能性微乎其微。​

民主黨方面則回擊稱,共和黨無視聯邦僱員和普通民衆的切身利益,堅持將特定政治訴求捆綁撥款法案,纔是導致談判破裂的根本原因。兩黨的持續對立,讓原本就艱難的談判徹底陷入死循環。​

聯邦僱員陷生存困境 臨時薪資方案提上日程​

這場漫長的政治僵局已對美國聯邦政府的正常運轉造成毀滅性打擊。據聯邦人事管理局統計,此次停擺已導致約 80 萬聯邦僱員受到直接影響,其中近 40 萬人被迫無薪居家待崗,另有約 40 萬人需強制堅守崗位卻無法按時領取薪酬。​

這些僱員的生活正面臨嚴峻挑戰,不少人開始依賴社區食品銀行領取救濟物資,房貸、車貸等債務還款計劃紛紛被迫擱置。爲緩解這一嚴峻局面,共和黨內部正積極討論一項臨時救濟措施,核心內容是爲停擺期間堅守崗位的聯邦僱員先行保障薪資發放。相關人士表示,該措施旨在暫時緩解基層員工的生存壓力,爲後續談判創造相對緩和的氛圍。若兩黨談判出現積極信號,參議院或將在週末投票中同步推進這一臨時方案。​

停擺代價持續攀升 政治經濟雙重危機凸顯​

作爲美國曆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政府停擺,其引發的連鎖反應正不斷蔓延。在政府服務層面,簽證與護照辦理業務大面積延誤,多個國家公園因無人維護出現垃圾堆積、設施損壞等問題,食品安全抽檢頻次大幅降低,甚至部分聯邦醫療機構的科研項目也被迫暫停。​

民意層面,公衆對兩黨的不滿情緒持續升溫。最新民調數據顯示,民主黨和共和黨的民衆支持率均較停擺前下降超過 5 個百分點,超過 60% 的受訪者認爲兩黨應放下黨派之爭,優先解決政府運轉問題。分析人士警告,停擺每延長一週,都將給美國經濟帶來數以十億美元計的間接損失,同時進一步削弱公衆對美國政治體系的信任度,後續的修復工作將面臨巨大挑戰。​

目前,華盛頓的政治博弈仍在繼續,這座以政治辯論爲核心職能的城市,如今正陷入 “談而無果” 的尷尬境地,政府停擺的陰霾何時能消散,依舊是未知數。#美国政府停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