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兩點,我盯着錢包裏“0.000042”的數字發愣——這曾是我2萬U的本金。
別笑我魯莽,幣圈90%的虧損,其實都栽在兩類幣上:“殭屍幣”和“增發幣”。把坑說透,再踩就真不冤了。
先說殭屍幣:代碼停擺、社羣沉寂,交易所說踢就踢。識別法很簡單:
GitHub超1年無實質更新,社羣每週消息不足10條,官推只敢蹭AI、NFT熱點。
去年我持有的某幣,突然收到72小時內下架的預警,價格瞬間歸零,掛單按鈕都成了灰色
比高速上丟了方向盤還慌,要知道,交易所從不養閒人,成交量不達標先清殭屍幣。
再看增發幣:解鎖日就是砸盤日,你的持倉是別人的提款機。套路就兩點:解鎖量超單日成交量3倍,且早期VC成本不足現價5%。
有個明星項目就是先例,從20美元跌到0.4美元,跌幅98%,流通量卻翻了4倍。
每次解鎖,K線直接斷崖下跌,散戶補倉速度遠趕不上項目方印鈔速度。低價從來不是福利,是裹着糖衣的炸彈。
最後說自救三件套:查代碼更新,近30天無實質提交就拉黑;盯解鎖日曆,圈出下次解鎖日,提前一週離場;
看成交量,若單日成交量不足市值1%,果斷止損,別幻想“死馬變黑馬”。
幣圈從不同情“死扛者”,只犒勞“清醒者”。別讓下一次“衝月球”的幻想,變成“跌深淵”的現實。
多數人困在惡性循環裏,不是缺努力,是缺一盞燈。行情常在,機會不等人——跟對人@uu早点睡o 才能走出黑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