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包裏只有 200U 而非 200BTC,註定你得把每 5% 的波動都當成破局的希望 —— 這不是貪心,是沒本錢耗的生存本能。

傳統金融講 “金錢有時間價值”,幣圈卻把時間拉成了彈簧:區塊 12 秒生成,1 分鐘能刷 15 根 K 線。30 歲的一千萬和 60 歲的一千萬沒區別,畢竟 30 歲的你可能已經爆倉三次,根本等不到年老。

價值投資說 “拿住比特幣八年一萬倍”,可 2017 年 1 萬刀入手的,2025 年才 6 萬刀,年化 25% 看着不錯。但八年前你可能只有 5 萬本金,就算拿到現在也才 30 萬,還大概率中途在 3 萬刀賣了換成 LUNA 歸零。

來幣圈的人,誰不是衝着 “逆天改命” 來的?羣裏一句 “今晚 20 倍,別墅靠海”,遠比巴菲特的 “慢慢變富” 更戳心。

本金 800U,年化 15% 撐死一年賺 120U,連換個中端手機都不夠;但 50 倍槓桿抓一波 10% 反彈,賬戶直接暴漲 500%,下個月房租就有了着落。

散戶的算術題就這麼簡單:慢就是死,快纔是唯一活路。

於是你 24 小時盯盤,熱搜一炸就 FOMO,馬斯克換個頭像就開 100 倍槓桿,爆倉後立刻切永續再衝一次 —— 不是愛賭,是籌碼太少,耗不起 “四年牛熊週期”。

這就像德州拿着 10 個大盲的短碼,根本沒資格玩 GTO 策略,只能 All-in 豪賭:贏了翻倍翻盤,輸了從頭再來。

鏈上 gas 費、資金費率、滑點、插針,全是賭場抽水。高手能靠技術補回成本,散戶只能靠運氣硬扛。

頻繁交易不丟人,爆倉也不丟人,丟人的是 2025 年了還在喊 “比特幣歸零”,錢包裏卻連一枚能歸零的比特幣都沒有。

所以別怪自己開單太多,先怪本金太少。幣圈裏,窮人才糾結勝率,富人只掌控倉位;窮人用 100U 博 1 萬 U,富人用 1 萬 U 穩賺 100U。

開單前先問自己:“爆倉後還喫得起泡麪嗎?” 喫得起就幹,喫不起就縮倉。

幣圈從不缺機會,關注老瑞不迷路,想上車的趕緊滴滴~#加密市场回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