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3萬到1000萬,我靠的不是聰明,而是死磕一個“笨辦法”
很多人炒幣越走越偏,
指標越堆越多,操作越亂,賬戶反而越來越薄。
而我,從3萬做到1000萬,
靠的不是內幕,也不是天賦,
而是——把複雜的系統拆光,只留最有用的骨架。
第一階段:3萬 → 120萬(2年)
剛入行那會兒,我幾乎成了指標收集狂人。
布林、RSI、均線、MACD全往圖上疊,
結果每天都在糾結,不知道該信哪個。
直到有一天,我刪光所有指標,只留一個——N形結構。
一豎拉昇、一斜回踩、再一豎突破。
圖形一成,我就上;一旦破位,立刻砍。
止損2%,止盈10%,勝率不到40%,卻穩穩賺錢。
因爲我做的不是預測,而是執行紀律。
第二階段:120萬 → 600萬(1年)
後來我發現:真正賺錢的交易者,不靠頻率,而靠節奏。
我改成只看4小時級別行情。
沒形態?關機。
出現形態?掛單。
整個交易不超過五分鐘,
剩下時間喝咖啡、健身、陪家人。
越“懶”,賬戶越漲。
市場的錢,是留給有耐心的人。
第三階段:600萬 → 1000萬(5個月)
這時候,我的所有動作都成了條件反射。
看對賺,看錯走,不扛單,不情緒化。
穩,成了唯一信仰。
我也開始學會拿錢離場。
賺到120萬時,提走本金;
600萬時,拿出一半配置低風險資產;
剩下的繼續複利滾。
就算大盤暴跌,我的底倉照樣安然無恙。
最終領悟
幣圈沒有神技,只有規律。
別幻想一夜暴富。
能連續20次拿到10%的穩定收益,
你就能跨過“百萬門檻”,離千萬也不遠。
我已經走出了那段摸黑的路,
現在,把這盞火交給你。@K哥的交易日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