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lygon #Polygon $POL

在我終於意識到他們正在創造什麼的前一週,我幾乎賣掉了我所有的Polygon代幣。

幾個月來,價格沒有變化。在加密媒體中,其他第二層解決方案受到了更大的關注。隨着數十億美元的估值和聲稱能夠解決以太坊無法解決的每一個問題,新的第一層區塊鏈不斷涌現。我在想,我聲稱Polygon是必要基礎設施的觀點是否真的只是確認偏誤在保護一個薄弱的觀點。

一位Polygon工程師在一個與Polygon無關的開發者會議上發表了演講。演講內容關於以太坊最初的目標,以及儘管看似成功,但這個目標爲何未能實現。Vitalik Buterin關於以太坊作爲一個全球計算機的早期著作——一個任何人都可以創建與集中替代品相媲美的應用程序的去中心化平臺——在演講中得到了討論。

成千上萬的開發者被這個概念所吸引,因為他們認為軟體可以以不同的方式來建造。那些不受一個機構管轄的應用程式。既不會被公司也不會被政府關閉的系統。用戶,而不是股東,擁有數位基礎設施。這是個誘人的承諾,而在一段時間內,它看起來似乎是可行的。

然而,現實插手了。隨著以太坊用戶基數的增長,網絡變得過載。燃料價格飆升。交易確認需要永恆的時間。由於用戶體驗不佳,去中心化應用程式無法再與中心化替代品競爭。計算機視覺因無法擴展到全球使用而死去,而不是因為技術存在缺陷。

Polygon 工程師的論點直接而深刻。以太坊已經是最去中心化和最安全的智能合約平台。然而,以太坊永遠無法單靠自己提供全球計算機視覺。以太坊必須從單一鏈改變為多鏈架構,以實現該目標。而 Polygon 正在構建這種過渡。

從 Matic Network 更名為 Polygon 標誌著抱負上的重大變化。

當我第一次遇到這個項目時,它被稱為 Matic Network,並且只被市場營銷為使用 Plasma 技術的以太坊擴展解決方案。Vitalik 對側鏈的想法透過對主鏈做出定期承諾來維持安全擔保,稱之為 Plasma。Matic 使用基於 Tendermint 的權益證明共識層將這一策略付諸實踐。

這項技術是有效的。Matic 應用的性能大幅超過了以太坊主網。交易費用變得微不足道。確認不再需要幾分鐘,而是幾秒鐘。Matic 給開發者提供了他們所需的確切功能,用於特定用例,例如支付和簡單的代幣轉移。

然而,Plasma 也有缺點。該框架在一般執行智能合約方面存在困難,儘管它在某些類型的交易中表現良好。隨著 DeFi 協議變得越來越複雜,Plasma 的限制變得越來越明顯。開發者想要創建的高級應用對於這種在支付中運行良好的技術來說是困難的。

該團隊做出了一個戰略決定,顯示出非凡的成熟,而不是被他們最初的技術選擇所限制。他們將發展成為一個支持多種擴展策略的平台,而不僅僅是一種擴展選擇。這種擴大的視野在更名為 Polygon 時得到了體現。它現在不僅僅是一個 Plasma 側鏈,而是一個完整的以太坊擴展和基礎設施開發框架。

我記得第一次閱讀品牌重塑公告時並不完全理解其重要性。我以為這只是市場營銷,讓品牌聽起來更廣泛和現代。直到很久以後,我才意識到這個名稱的變更代表著從點解決方案到平台的真正架構轉變。

從產品到基礎設施的理念在 Polygon SDK 中得到了體現。

大多數區塊鏈項目創建特定的產品。一個具有特定性能特徵和共識方法的第一層區塊鏈。一種在第二層解決方案中的特定 Rollup 技術。一系列針對單一用例的應用鏈。他們做出技術決策並處理後果。

相反,Polygon 創建了一個靈活且模組化的框架,允許使用不同技術方法開發各種應用類型。如果開發者希望與 EVMs 最大兼容,他們可以設計樂觀 Rollup 鏈。如果他們需要最高的保護和匿名性,他們可以使用 ZK Rollup 鏈。如果他們的需求不符合預先製作的模型,他們可以啟動具有獨特共識規則的獨立鏈。

得益於這種 SDK 方法,Polygon 不必猜測哪種擴展技術最終會更好。他們建立了支持所有潛在策略的必要基礎設施,並允許開發者選擇最適合其需求的選項。隨著擴展技術的進步,SDK 能夠納入新技術,而不需要現有應用的遷移。

我部署了多個試驗鏈,使用不同的設置來測試 SDK。框架確實提供了預期的靈活性。我可以改變燃料費結構,改變區塊時間,使用不同的橋接策略,並自定義共識過程。這不僅僅是模組化的市場營銷語言。這是真正的架構靈活性。

理解其影響需要一些時間。其他平台將自己限制於特定的技術方法。如果這些方法被證明不理想或出現更好的選擇,這些平台將面臨生存問題。隨著生態系統嘗試各種解決方案,由於 Polygon 的 SDK 方法,該平台變得更強大,從而產生了抗脆弱性。

多鏈系統的設計展示了以太坊應該成為什麼樣子。

以太坊的初衷並不是擁有一條單一的區塊鏈,這條鏈正在處理交易的困難。它是一個允許無限增長和應用的平台。然而,單鏈架構施加了固有的限制。可擴展性、去中心化和安全性無法同時達到最大化。必須進行權衡。

通過開發多鏈架構,Polygon 的方法將以太坊轉變為類似於原始想法的東西。安全性和結算層由以太坊主網提供。擴展和執行層由多個 Polygon 鏈提供。每條鏈在連接以太坊的安全性和流動性的同時,可以針對特定用例進行優化。

這一架構讓我想起了 Polkadot、Cosmos 和 Avalanche 對多鏈系統的方式。然而,Polygon 相較於這些平台擁有優勢。得益於完全的 EVM 兼容性,整個以太坊開發者生態系統和工具無需任何變更便能運作。新鏈無需構建自己的驗證者集和安全模型,因為可以繼承以太坊的安全性。用戶、資產和以太坊生態系統中的應用可以立即訪問。

為了理解多鏈架構的實際運作,我調查了跨越多個 Polygon 鏈開發的應用。設計用於快速確認的高吞吐量鏈可以支持一個遊戲應用。在另一條專為安全而設的鏈上,DeFi 協議可以與相同的應用進行通信。橋接允許用戶在鏈之間轉移資產,同時保持與以太坊主網的連接以進行最終結算。

這就是區塊鏈互聯網的理念,這一理念經過多年理論討論。實際上,Polygon 正在將其視為以太坊有機過渡到多鏈系統,而不是作為一個獨立的生態系統與以太坊競爭。

利益相關者共識顯示出對安全經濟的深思熟慮。

在進一步檢查 Polygon 的驗證者系統時,我發現了設計決策,這些決策顯示出對共識經濟的深入理解。檢查點驗證者和區塊生產者之間的劃分導致了專業化。區塊生產者必須保持一秒的區塊時間和高性能基礎設施。定期,檢查點驗證者對以太坊主網做出承諾。

這種劃分使 Polygon 保持了對以太坊的安全橋接,保護用戶資產,同時達到應用所需的快速確認。區塊生產可以進行速度優化。安全優化可以通過檢查點驗證來實現。系統並不是選擇一種策略,而是將兩者的優點結合起來。

質押要求將網絡健康與驗證者經濟對齊。質押大量 MATIC 代幣的驗證者非常有動力保持網絡的安全和穩定運行。削減措施在不需要中央控制的情況下,通過懲罰惡意或疏忽行為來建立責任感。

當我將 Polygon 的共識方法與其他權益證明系統進行比較時,我發現它比某些替代方案更可持續,但也比較保守。實際交易費用,而不僅僅是通脹,是低質押獎勵的來源。驗證者集的大小平衡了性能和去中心化。在確保專業運作的同時,技術限制並未使參與變得不可能。

開發者抽象概念展示了對於採用依賴於可用性的認識。

Polygon 的開發工具和文檔一直強調從複雜性中抽象化和無縫的用戶體驗。WalletConnect 連接簡化了跨鏈資產管理。應用程序能夠代替用戶支付燃料費,這得益於費用抽象。由於 EVM 兼容性,開發者能夠使用知名的工具和語言。

雖然它們看起來可能是微小的實施細節,但它們是使 Polygon 與更技術純粹的努力區分開來的基本哲學信條。一些區塊鏈技術優先考慮理論上的完美,而非現實場景中的可用性。因為看起來更去中心化或誠實,這些技術強迫消費者和開發者去面對這種複雜性。

Polygon 則完全相反。他們認為去中心化應用需要在用戶體驗上與中心化的對手競爭。這需要在可能的情況下,抽象化區塊鏈的複雜性。用戶在使用應用時不應該必須理解共識過程或燃料費。開發者在創建有用的東西時不應該必須學習全新的範式。

使用 Polygon,我開發了多個面向消費者的應用並在非技術用戶中進行測試。與那些讓用戶接觸傳統區塊鏈複雜性的方法相比,使用費用抽象和無縫錢包集成的應用擁有更高的完成率。這種差異並不微小。這是我那些技術熟練的朋友能理解的東西和我父母能使用的東西之間的區別。

通過強調用戶體驗的抽象,Polygon 展示了對許多其他加密項目所不具備的理解。如果人們無法或不願意使用技術,那麼這是無關緊要的。如果用戶體驗糟糕到沒有人使用,那麼世界上最安全、去中心化和高效的區塊鏈是毫無價值的。

隨著技術架構的變化,代幣經濟也發生了變化。

最初,MATIC 代幣的功能相當基本。支付交易費。作為質押運行驗證者。加密貨幣的基本經濟。然而,當 Polygon 發展成為一個成熟的平台時,代幣經濟也隨之改變。

通過生態系統融資機制,部分交易費用被專門用來幫助開發者創建應用和基礎設施。因此,成立了一個獨立的開發基金,並且協議擴展資助持續創新。隨著消費增加,生態系統基金在不需要代幣銷售或基金會資金耗盡的情況下,自我擴大。

隨著平台的發展,治理功能增長。需要社區共識來做出關於整合哪些基礎鏈、啟用哪些擴展選項以及如何分配生態系統資源的重要技術決策。MATIC 代幣的持有者對這些戰術決策擁有越來越多的控制權。

我關注著我的 Binance 代幣如何用於除價格投機以外的目的。驗證者的質押需求產生了有機的購買壓力。隨著使用量的增加,交易費用產生價值積累。治理權限建立了對平台方向的影響。生態系統資金帶來的可持續發展提高了長期生存能力。

誠實評估的必要條件是認識到執行風險仍然很大。

建立一個支持多種擴展解決方案的多鏈平台,同時保持安全性和簡單的用戶界面是相當具有挑戰性的。每增加一層複雜性,就會創造新的攻擊面和潛在故障來源。鏈之間的橋接引入了單鏈應用中不存在的風險。

Polygon 可能無法實現這一技術概念。鏈與擴展解決方案之間的複雜關係可能導致安全漏洞。儘管進行了抽象化用戶體驗,但用戶體驗仍然可能過於複雜。競爭平台可能提供更好的解決方案。

然而,替代方案是接受以太坊的缺陷,徹底放棄全球計算機視覺。每個區塊鏈項目都有執行風險。團隊的執行能力以及願景是否值得這個風險是當前要問的問題。

Polygon 的表現歷史證明了可靠的交付。在製造方面,這項技術運行良好。在他們的基礎設施上,數百個應用運行順利。社區不斷擴大。合作關係持續增長。雖然過去的表現證明了真正的能力,但並不保證未來的成功。

在見證以太坊的承諾以多種方式實現後,我變得相信。

我進入加密貨幣是因為我認為以太坊的去中心化應用與中心化應用競爭的理念是好的。隨著以太坊在擴展上掙扎,燃料費使大多數用戶無法使用應用,這一目標變得越來越不切實際。

Polygon 提供了一種實現最初目標的方法,通過將以太坊變成它所需的多鏈系統,而不是取代它。SDK 是靈活的,支持各種擴展策略。以太坊主網的安全傳承。開發工具對複雜性的抽象。對用戶體驗的重視與中心化應用競爭。

以太坊無法單靠自己實現其承諾。而這一見解給了我信念,這種信念在幾個市場周期中持續存在,並且發生在我幾乎因不耐煩而出手賣掉我的股份的幾週前。

給我帶來視角轉變的開發者在演示的最後展示了一個示意圖,圖中以太坊被多條 Polygon 鏈環繞,每條鏈都針對特定用例進行了優化,並通過共同的安全性和互操作性進行連接。這張圖片概括了我對 Polygon 重要性的理解,而不僅僅是一種擴展方法。

他們並不是在創建以太坊的競爭對手。他們正在構建以太坊為了實現其最初承諾所需成為的樣子。而從長遠來看,這一目標是值得投資的,這一切都是基於功能技術和不斷增長的接受度來謹慎執行的。

這種信念在我的 Binance 配置中得到了體現。不僅僅是基於瞬時價格變化的交易。而是基於這種信念的觀點,即 Polygon 正在秘密構建最終實現區塊鏈的最雄心勃勃承諾所需的基礎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