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看廣場熱帖下面的評論:

“啥玩意啊,分不夠領不了?”

“新號不公平啊!”

“我才註冊幾天,憑啥人家有200多分?”

“求帶,求攻略,有沒有快速刷法?”

別怪我說難聽的,

這不是“不公平”,

這叫——“階層出現了”。

幣安 Alpha,

正在把整個 Web3 用戶羣,

硬生生拆成兩種人:

有分的玩家,沒分的看客。

💡 一、爲什麼會出現這種差距?

因爲幣安 Alpha 的核心邏輯變了。

以前任務隨便點兩下,分就到手;

現在任務體系是“動態積分 + 分數消耗 + 實時排名”。

這意味着:

你不動,你的分就在貶值。

而那些早期、長期、重度用戶,

每天都在幹三件事:

刷任務;

確認申領;

管理分配。

他們不只是活躍,

而是在經營自己的鏈上信用資產。

於是就出現現在這畫面:

有的賬號積分兩三百,

進 Alpha 活動能搶首發空投;

而你才幾十分,

連活動頁都打不開。

這就像現實世界的徵信體系一樣,

信用越高、門越多。

而你抱怨“我沒機會”,

其實你只是沒信用。

📊 二、數據已經說明一切

從這幾次 Alpha 活動可以看出來:

FOLKS 空投門檻:226 分;

zkPass Booster 門檻:61 分;

平均分數線在 50~70 的人羣,佔比過半。

這意味着一半用戶連“資格線”都沒摸到。

Alpha 的規則不是“歧視新用戶”,

是逼用戶做選擇:

你要麼刷,要麼被淘汰。

幣安現在在做的是——

用分數篩選出可持續參與的用戶。

你活躍,你貢獻數據,你形成信用,

你就能進下一個項目的白名單。

這不是玩遊戲,這是現實分層。

🎯 三、因爲:Alpha 的積分體系就是“行爲資本主義”

幣安在用最底層的機制,

把用戶行爲變成“可計價的勞動”。

你每天交互一次、簽到一次、測試一次,

系統在記錄:

“你是不是有持續行爲的人?”

久而久之,

這就成了一個“行爲資本市場”:

有分的人擁有更多准入權;

沒分的人永遠在外面喊不公平。

聽起來冷酷?

但這纔是真正的數據經濟。

🧠 四、所以:Alpha 不只是積分,是“新的入場門票”

你可以理解爲——

幣安正在做一場大型社會實驗。

以前,幣圈是看資產量:

有U有倉位,你就是大戶。

現在,幣安換了算法:

有行爲、有信用、有活躍,

你纔是核心用戶。

未來空投、白名單、項目內測,

都會優先給這些人。

那種“我註冊個新號、點幾下任務、就能拿空投”的時代,

已經結束了。

💬 五、最殘酷的現實:分數越高,未來差距越大

因爲 Alpha 分不是線性增長,而是複利式疊加。

分越多、參與活動越多、獲得資格越多。

強者越來越強,弱者連上車門票都沒了。

這不是幣安的錯,

這是所有生態成熟的必經階段。

當幣圈開始“憑信用喫飯”,

那就意味着投機時代結束了。

💬

兄弟們,

別再在廣場喊“分不夠”“活動不公平”了,

你看到的不是不公平,

是生態進化。

幣安在篩選真正的“Web3公民”,

不是遊客。$BTC

BTC
BTC
102,003.65
-0.22%

$ETH

ETH
ETH
3,420.76
-0.56%

$BNB

BNB
BNB
988.76
-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