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市場呈現“利好初顯但風險未消”的複雜態勢:美聯儲政策預期暫穩、美國政府停擺僵局出現緩和,卻與最高法院關稅權力審議、ADP就業數據發佈等事件相互疊加,短期不確定性仍主導市場情緒,多空博弈持續升溫。

一、美聯儲鷹派預期暫歇,美債收益率降溫但風險未根除

機構分析指出,此前市場對美聯儲政策的“鷹派重新定價”已暫時中止,直接促使美國國債收益率在週二小幅下行。這一變化爲市場帶來短期喘息——收益率回落減輕了權益類資產(尤其是高估值科技股)的估值壓力,也讓前期因利率上行而緊繃的市場情緒得到一定舒緩。

但需明確的是,此次“暫停”並非政策“轉向”,美聯儲決策仍緊盯經濟數據(核心是就業與通脹)。後續若通脹反彈或就業市場韌性超預期,鷹派預期可能捲土重來,當前美債收益率的降溫更偏向“階段性調整”,而非趨勢性逆轉。

二、政府停擺僵局鬆動,短期風險緩解但長期博弈未止

特朗普近期明確敦促共和黨參議員“終止阻撓議事規則”,並呼籲談判期間“重開政府”,這一表態成爲打破美國政府停擺僵局的關鍵信號。若推動生效,將直接消除“政府停擺拖累經濟、抽離市場流動性”的短期風險——此前政府停擺一直是壓制市場情緒的重要因素,重開政府有望修復市場對經濟政策穩定性的信心,減少流動性擾動。

不過,這一舉措僅能“緩解短期矛盾”,兩黨在預算、支出等核心議題上的分歧尚未根本解決,後續談判可能出現反覆,政府停擺的“長尾風險”仍未完全消除,市場需警惕談判破裂導致僵局重啓。

三、最高法院關稅審議明日啓動,成市場潛在“黑天鵝”

美東時間11月6日(明日),美國最高法院將正式審議“特朗普徵收關稅的權力”,這是當前市場最需警惕的潛在動盪源。關稅政策直接關聯全球供應鏈穩定及貿易敏感型企業(如製造業、出口類板塊)盈利:若最高法院支持特朗普的關稅權力,未來美國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將大幅上升,可能引發新一輪關稅摩擦,衝擊美股出口企業及與美國貿易緊密關聯的全球市場(如亞洲製造業股市);若駁回,則可能削弱特朗普政策影響力,短期利好貿易預期。

該議題涉及“行政權力邊界”與“貿易政策框架”,無論結果如何,都將直接衝擊市場,成爲短期情緒波動的重要導火索。

四、ADP就業數據將發佈,就業市場韌性回升或影響政策判斷

即將公佈的ADP就業數據預計顯示,美國10月私人部門新增就業2.2萬個,較9月減少3.2萬個的表現顯著回升。這一數據傳遞兩大關鍵信號:一是9月就業短暫下滑或爲“暫時性波動”,美國就業市場仍具韌性;二是新增就業規模雖回升,但2.2萬的數值仍處相對低位,反映就業市場“韌性猶存但動能放緩”。

對市場而言,這份數據將直接影響美聯儲政策預期——若實際值符合或高於預期,可能強化“美聯儲無需急於降息”的判斷,間接支撐鷹派預期;若低於預期,則可能進一步鞏固“鷹派定價暫停”的格局。整體來看,就業市場的“溫和復甦”既未完全打消鷹派顧慮,也未釋放明確寬鬆信號,反而加劇了政策預期的博弈。

當前市場處於“短期利好(政府停擺鬆動、美債收益率回落)與潛在利空(關稅審議、政策預期反覆)”的平衡狀態:一方面,政府停擺與美聯儲鷹派定價的短期風險有所緩解;另一方面,最高法院關稅審議的“黑天鵝”風險臨近,就業數據又將牽動政策預期神經。

對投資者而言,需重點聚焦兩大核心:明日最高法院關稅審議結果(直接衝擊貿易格局與市場情緒),以及ADP就業數據對美聯儲政策的傳導效應。短期內,市場難有明確趨勢,更多圍繞“政策變數”與“數據前瞻”展開區間震盪,不確定性仍是主導市場的核心關鍵詞。#今日你看漲還是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