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覺得 “10U 連手續費都不夠”,但小本金的優勢恰恰是 “試錯成本低”, 關鍵是別瞎買,要盯着 “高流動性 + 中波動” 的主流幣種(比如某合併後的公鏈幣,插針風險比小幣種低 70%,進出也不會滑點)。
我自己的啓動邏輯是這樣:
本金分配:10U 拆成兩半,5U 開倉,5U 留作 “容錯金”(新手最容易犯的錯就是滿倉,一旦波動就沒退路);
槓桿選擇:100 倍不是 “賭”,是小本金的 “效率最優解”—— 該幣種日常波動 1%-2%,100 倍槓桿下,波動 1% 就等於賬戶翻倍或止損,剛好能快速驗證策略,比 50 倍槓桿 “等半天不動” 更實用;
止盈止損鐵律:止盈 50% 就走(別貪 “賣飛”,小本金要的是 “積少勝多”),止損 20% 立刻割(別幻想 “反彈”,20% 的虧損對 10U 來說,還有 8U 能重來,一旦扛到爆倉就歸零)。
這裏必須補個乾貨:很多人怕高槓杆,其實 “槓桿 + 止損” 的組合纔是風控 ——100 倍槓桿 + 20% 止損,和 50 倍槓桿 + 40% 止損,本質風險差不多,但前者能更快拿到收益,小本金耗不起時間成本。另外,每天只做 1-2 次,虧了就停 2 小時,別帶着情緒下單,我見過太多人 “虧了想扳本”,1 小時就把 10U 虧光。
二、滾倉不是 “無腦加”:3 次連勝到 80U,關鍵在 “倉位紀律”
當 10U 做到 20U,別飄!這時候要進入 “滾倉階段”,目標是靠 3 次連勝把本金翻到 80U,但核心不是 “賺多少”,是 “別把之前的收益虧回去”。我自己的滾倉策略比網上的更穩:
20U 階段:拿 10U 開倉(還是 50% 倉位,絕不加倉),止盈 50% 後,總資金到 25U(不是原方案的 “賺 5U 就到 25U”,而是算上手續費後留緩衝);
25U 階段:拿 12.5U 開倉,同樣止盈 50%,總資金到 31.25U(這裏要注意,若止損,會回到 25U-12.5U×20%=22.5U,不是直接打回 10U,容錯率更高);
31.25U 階段:拿 15U 開倉(倉位降到 48%,稍微縮一點),止盈 50% 後總資金接近 50U,再重複一次就能到 80U。
到 80U 時,必須做一件事:把資金分成 8 份,每單隻用 10U 開倉,同時把槓桿降到 50 倍 —— 這步是 “保命關鍵”!小本金時能賭 “一把翻倍”,本金漲了後,目標要從 “快速翻倍” 變成 “穩定增長”。我見過有人 20U 賺到 80U 後,滿倉開 100 倍,一次波動就回到 10U,白忙一場。
這裏再補個我的實戰經驗:止盈止損比例要 “動態調”—— 當幣種在窄幅震盪時,止盈降到 30%(提高勝率,別等 “滿 50%” 反而回調),止損也降到 10%(震盪時波動小,10% 足夠規避假突破);當幣種突破震盪區間,再把止盈提到 50%,止損提到 15%,跟着行情變,別死扛一個比例。
三、最後說句實話:交易不是 “賭大小”,是 “活下來” 的遊戲
很多人問我 “10U 能不能做到 1 萬 U”,我的答案是 “能,但前提是你先學會不虧光”。哪怕你用對了所有策略,只要犯一個錯 —— 比如不止損、滿倉、情緒化操作,再小的本金也會歸零。
我見過最可惜的案例:一個新手用 10U 做到 300U,結果因爲 “覺得自己牛了”,滿倉開 100 倍追高,3 分鐘就爆倉。所以我一直說:“你連 10U 都管不住,給你 100 萬也是虧光”—— 交易的核心不是 “賺多少”,是 “每一步都有紀律”。
小本金玩家的優勢,就是 “可以快速試錯、快速調整”,等你用 10U 摸透了止盈止損、倉位管理,再加大本金也不遲。別羨慕別人 “10U 變 1 萬 U”,先想想自己能不能做到 “10U 不虧光”,活下來,才能等到賺大錢的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