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信息像空氣一樣免費,謠言就敢遮天;
當一句話要押上真金白銀,「口嗨」瞬間學會閉嘴。
Rumour.app 不是社交產品——是一場「去中心化真理賭場」,把社交噪音扔進經濟絞肉機,讓真相成爲硬通貨。

01 注意力已死,信號永生

傳統算法:誰吵誰上位 → 熱搜成了情緒垃圾場
Rumour 機制:誰敢押誰發聲 → 噪音直接被「成本」拉黑
結果:同樣 280 字符,在這裏便宜的幾刀,貴的幾十萬——價格即信號強度。

02 言論 = 期權合約,驗證 = 多空對決

  1. 發佈者質押開「看漲」:我說的是真 → 賭漲

  2. 驗證者質押開「看跌」:我覺是假 → 賭跌

  3. 鏈上預言機喂價事實,結算瞬間自動交割
    一句話也能觸發連環爆倉,社交第一次有了「K 線」

03 信息資本化:讓真相自帶 APR

  • 早押真料 = 早期挖礦,獎勵池隨共識滾雪球

  • 反覆被引用的「事實 NFT」可租賃、可抵押、可分紅
    真話不再只是正確,它能複利——謊言纔是負收益資產

04 社區進化:從鍵盤俠到鏈上陪審團

  • 研究話題:懲罰曲線非對稱性、zk 證明+Rebase 驗證、DAO 評審隨機性

  • 專業度爆表,FUD 戰士被迫讀完博弈論才能開戰
    廣場變法庭,「我覺得」升級成「我敢押 5 ETH」

05 反操縱護城河:讓鯨魚也怕「真相滑點」

  • 資金多?質押越大,賠率越滑 → 巨鯨成本指數級飆升

  • 女巫集羣?鏈上行爲畫像 + 隨機抽樣陪審,批量封禁連坐

  • 外部喂價多源交叉,閃電操縱=白給手續費
    有錢可以造勢,但未必買得起事實

06 可外溢的「真理即服務」

新聞調查:讀者質押支持,記者鏈上兌現「真相賞金」
DAO 提案:先過 Rumour 驗證,再進投票環節
AI 生成內容:人類驗證者賺取代幣,AI 輸出被打上「經濟水印」
「真理即服務」(Truth-as-a-Service),按需調用,按質付費。

07 團隊基因:DeFi 老炮 + 預測市場學霸

  • 主程曾操刀千萬級 AMM,懂「流動性」更懂「人性」

  • 經濟模型顧問來自 Polymarket,讓「下注真相」像交易美股一樣順滑

  • 融資低調,代碼開源,升級日誌寫得像學術論文——慢,就是安全

08 社區即實驗:一起把社會信任拆成可交易組件

這裏不搶白名單,不刷表情包,只討論參數、數據、算法。
每一次熱烈辯論,都會變成下一版治理提案的腳註。
你不在用產品,你在參與重塑「人類社會如何達成共識」

09 終極拷問:自由言論還是自由盈虧?

  • 沒有審覈,但有爆倉按鈕

  • 不會刪帖,但謊言虧到歸零

  • 沒有上帝,只有市場這雙無形的手

表達依舊自由,只是價格透明——貴的不一定是真理,但便宜的大概率是垃圾

結語:

當謠言的生產成本≈0,真相就需要一把「經濟枷鎖」。
Rumour.app 用質押給每句話加上體重,讓:

說真話 = 挖礦複利
傳謠言 = 瞬間清算

於是,我們終於有機會回到一個被遺忘的常識:
沒有代價的言論,永遠不配稱爲責任;
有了價格的真相,才值得被信任。

歡迎來到「真理賭場」——
要麼閉嘴,要麼 All-in 你的信仰。 @rumour.app #Traderum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