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翻倍?先拿 “虧光” 做彩排 —— 上海閔行那一夜我學會了
2018 年 12 月,上海閔行合租屋,凌晨 1 點,我蹲在陽臺抽菸,菸頭像行情般通紅。
三小時前,BTC 從 19000 美元暴跌,我賬戶 300 萬盈利蒸發,爆倉提示音連成警報 ——30 萬本金只剩 5.6 萬,連下月房租都不夠。
那一刻才懂:毀掉人的不是暴跌,是心裏 “再等等就能回本” 的執念。
從此,我把交易日誌改成 “遺書”,每次開倉先寫 “本金清零” 的最壞結局,能心平氣和簽名,纔敢摁鼠標。
八年過去,活成 “老韭菜” 的我,其實全靠三句 “遺言”。
🔥遺言一:槓桿是放大鏡,不是翅膀
曾用 20 倍槓桿炒 ETH,一天浮盈 40 萬便飄去外灘訂卡座;兩週後,同樣槓桿讓我兩小時爆倉 60 萬,卡座錢都沒付。
現在我槓桿上限 3 倍,總倉位不超 5%,再高利潤也不破例。
在懸崖邊跳舞前,先問風大不大 —— 這是爆倉教我的生存課。
🔥遺言二:別把賭場當銀行
曾 25 萬進場 “國產以太坊”,最高漲到 150 萬,項目方天天喊 “革命”,我堅信能到 1000 刀,如今價格僅 0.0008 刀,錢包只剩 “傳家寶”。
後來定死規矩:85% 倉位放 BTC/ETH,15% 山寨當彩票,盈利 50% 必提本金,夢想可以有,家底不陪葬。
🔥遺言三:止損,是成年人最後的體面
設 8% 硬止損,打到立即砍,不解釋、不補倉、不祈禱。
這條線幫我躲過 2022 年 LUNA 死亡螺旋,也避開今年 SOL 閃崩。
止損不是慫,是留得青山在;體面不是面子,是口袋裏還有下一筆本金。
現在開倉前我必問自己:若明天賬戶歸零,還能淡定喫火鍋嗎?
能就繼續,不能就關機。幣圈不缺機會,缺的是活到下一個機會的人。
複利這條路,我一個人走快,一羣人走得遠,歡迎你來同行。@bit福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