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8月HEMI在币安钱包开启预售时,身边不少人都在问:「90%的代币都锁着,2026年开始解锁会不会砸盘?」我研究了它的解锁规则和治理机制后发现,普通持有者其实能通过社区投票影响这事,甚至能靠治理拿额外收益。
先搞懂HEMI的解锁逻辑:总量100亿枚的代币里,28%给了投资人,25%给了团队,这两部分从2026年Q2开始线性解锁,每月大概释放1.3亿枚。但关键在于,解锁不是无条件的——根据HEMI的DAO治理规则,投资人的解锁比例要和生态TVL挂钩,要是TVL没达到预设目标,解锁量会自动减半。这就把机构和生态的利益绑在了一起。
普通持有者能做的,就是通过HEMI代币参与治理投票。比如2025年10月社区发起了「解锁阈值调整提案」,建议把TVL目标从15亿美元降到12亿美元,同时提高生态贡献者的奖励比例。我手里有1万枚HEMI,投了反对票——毕竟降低目标会让解锁压力提前来,最后这个提案以62%的反对票被否决了。投票后还拿到了几百枚HEMI的治理奖励,相当于用投票赚了点零花钱。
更实在的是「锁仓挖矿」机制。要是担心解锁砸盘,能把自己的HEMI锁仓3个月或6个月,锁仓期间不仅有年化8%的收益,还能获得额外的治理投票权。我锁了5万枚半年期,现在每天能领大概11枚HEMI的奖励,投票权重也比没锁仓的用户高1.5倍,相当于用锁仓换了「收益+话语权」双保障。
HEMI的透明性也让人放心。每个月都会在链上公开解锁明细,包括解锁的地址、数量、对应的TVL数据,任何人都能查。比如9月投资人解锁了3000万枚,但因为当月TVL突破了13亿美元,额外解锁的部分被驳回了,这在区块链浏览器上看得一清二楚,不用猜机构是不是在偷偷出货。
2025年下半年,越来越多普通持有者开始参与治理,社区提案从之前的每月2个涨到了5个,涉及RWA接入、Layer2合作等关键方向。在我看来,HEMI的解锁潮不是风险,反而成了推动社区活跃的动力——毕竟手里有代币的人都想让生态变好,而治理机制给了普通人说话的机会,这种「社区共护生态」的模式,比单纯靠团队维稳靠谱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