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摘要
BNB (Build N Build) 是 BNB Chain 的原生代幣,BNB Chain 是一條公鏈,正在成爲未來全球 Web3 世界的關鍵基礎設施。與 ETH ( 作爲 DeFi 基礎設施) 或 BTC (作爲價值存儲) 相比,BNB 的定位是成爲全球 Web3 經濟的高效交易引擎。
它是一種頂級代幣,具有通縮機制和設計。憑藉完全流通的供應量和去中心化的鏈上所有權 (約 67% 爲公衆持有;約 27% 待銷燬;CZ 持有 <1%,數據來源見正文),BNB 有望大幅減少解鎖以及中心化風險,從而增強機構信任。
根據 Dune 和 Nansen 的數據,BNB Chain 生態系統在 DEX 交易量、活躍用戶數和活躍穩定幣錢包地址數方面均排名第一,涵蓋了 DeFi、AI、Meme、RWA 和消費者應用等多個領域。BNB 讓用戶能通過單一代幣,廣泛接觸到跨越各個領域的鏈上生態系統。
至關重要的是,BNB 被認爲是唯一可能爲用戶提供全方位 Web3 資產發行和分發敞口的代幣 (歷史原生持幣收益率約爲 15-20%)。它基本上涵蓋了所有層級的關鍵 Web3 資產和領域:從交易所上市的藍籌股,到中等市值的敘事性資產,再到 BNB Chain 上新興的長尾代幣。BNB 讓用戶能夠直接參與整個加密技術棧的增長和價值,無縫連接 CeFi 和 DeFi。
在支持數字資產信託 (DAT) 的 Layer-1 代幣中,BNB 展現了非常強勁且經週期驗證的表現,其年化價格漲幅一度高達約 113%,超過了 ETH、BTC 和 SOL (數據來源見正文)。對於機構投資組合而言,BNB 有望提供結構性脫鉤和非對稱的上行潛力。它能增強多元化,並提升多資產策略中的風險調整後價值收益。
迄今爲止,BNB 在美國的有限投資市場正在開始改變:BNB 的數字資產信託/ETF 渠道以及在包括 Robinhood/Coinbase 在內的主流交易所的上市渠道已經啓動。多樣化的 BNB 計價金融產品,如 BNB 數字資產信託、ETF 和股息基金,將進一步幫助 BNB 釋放傳統金融 (TradFi) 的流動性並擴展其金融功能。此外,近期 CZ 獲得的赦免向市場發出了一個強烈而積極的信號,爲 BNB 在北美乃至全球擴大受歡迎程度和採用率提供了一個特殊的機遇窗口。
目錄
BNB 概述
BNB 代幣經濟模型
增長故事
歷史上最強的結構性表現之一
戰略亮點
結論:BNB 的定位是成爲全球 Web3 經濟的高效交易引擎
1. BNB 概述
1.1 BNB 簡介
BNB 是 BNB Chain 的原生代幣,是該鏈的核心實用型和治理型代幣。BNB 最初於 2017 年推出,現已發展成爲一種高實用性、通縮型的代幣,廣泛應用於各種 Web3 應用——從在 BNB Smart Chain 上支付 Gas 費,到驗證者質押,再到參與鏈上治理。
除了 BNB Chain 本身,BNB 也被其他平臺採用,作爲實用型代幣進行整合。例如,在幣安交易所上,持有 BNB 的用戶可以享受交易費折扣,並能參與如 Launchpool 和 Megadrop 等代幣發行項目。這些鏈下用例與鏈上用途相結合,反映了 BNB 作爲一個跨越去中心化和中心化生態系統的多場景 Web3 代幣,其作用日益增強。
BNB 的代幣設計包含一個雙重銷燬機制,包括一個程序化的自動銷燬 (基於鏈上活動和價格) 和一個實時的 BEP-95 銷燬 (銷燬一部分 Gas 費)。這些機制旨在持續、系統驅動地減少 BNB 的供應量,幫助使供應量與網絡使用情況保持一致。BNB Chain 上的每一筆交易都通過根據實際經濟活動按比例調整供應量,爲網絡的可持續性做出貢獻,旨在維持使用量、容量和代幣需求之間的平衡。
這種設計旨在確保隨着 BNB Chain 使用量的增長,代幣供應量會相應調整 (直至達到 1 億 BNB 的固定上限)。現有約 1.39 億 BNB 代幣已全部在市場上流通,迄今爲止,隨着供應量向其上限收縮,已有超過 6200 萬 BNB 通過銷燬被移除。這種透明、可預測的通縮模型增強了人們對 BNB 在生態系統中長期作用的信心。
1.2 BNB 的實用性
BNB 作爲 Layer-1 原生代幣
BNB 是 BNB Chain 固有的數字資產,在多個層面上爲 BNB Chain 提供動力。它被用作交易的 Gas 費,並作爲驗證者質押以保障網絡安全的抵押品。持有者可以將 BNB 委託給驗證者,作爲幫助保護鏈安全的回報,獲得協議獎勵。BNB 還支持鏈上治理,允許質押者對協議升級和重要的生態系統提案進行投票。
它原生運行於 BNB Chain,這是一個高性能、與 EVM 兼容的區塊鏈,目前正擴展爲一個完整的三鏈架構:
BNB Smart Chain (L1) – 主要的執行層
opBNB (L2) – 爲超快速交易的 dApp 優化
BNB Greenfield – 爲新型 Web3 原生應用提供動力的去中心化存儲

圖片 1:BNB 豐富的生態系統及其行業領導的卓越表現
BNB 深度整合到 BNB Chain 的 DeFi 生態系統中,在 Aster (永續合約 DEX)、Venus (借貸)、PancakeSwap (DEX) 和 Lista DAO (流動性質押/BNBFi) 等協議中被積極用作抵押品、流動性和治理權益。根據 DeFiLlama 的數據,截至 2025 年 10 月 29 日,BNB Chain 的 DeFi 生態系統支持的總鎖倉價值 (TVL) 約爲 162 億美元。根據 bnbchain.org 的數據,約有 2600 萬 BNB 代幣在鏈上質押,約佔總供應量的 19%。這些用例凸顯了 BNB 的雙重性質:它既是網絡的燃料基礎設施,也是 dApp 和不斷增長的模塊化 Web3 技術棧中的寶貴資產。
總體而言,BNB Chain 上的 DEX 正在引領去中心化交易領域——尤其是 PancakeSwap——進一步突顯了 BNB 在鏈上流動性及其生態系統發展中的主導地位。

圖片 2:根據 Blockworks Research 數據,BNB Chain 的 DEX 現貨市場份額在所有 DEX 中最大

圖片 3:Aster 鏈上永續合約顯著領先 Hyperliquid,推動 BNB Chain 實現突破
BNB 作爲實用型代幣:具有忠誠度計劃的平臺代幣
BNB 的實用性延伸至在更廣泛的生態系統中充當一種忠誠度代幣。僅僅持有 BNB 就可以獲得特殊計劃和福利的參與資格。例如,BNB 持有者有資格通過 Launchpool 參與新代幣發行,通過 Megadrop 和 HODLer 等計劃獲得空投,並享受 Binance Alpha 等其他社區獎勵。這些社區成員權益鼓勵參與者長期持有代幣並在平臺上進行互動。
持有者將獲得新代幣發行的獨家參與權、各種代幣贈品、可觀的交易折扣以及其他福利,這使得 BNB 與典型的單一甚至雙重用途代幣區別開來。

圖片 4:BNB 實用性概覽
1.3 行業格局
Layer-1 格局
BNB 的廣泛整合——從 PancakeSwap 等 DEX 到 RWA 代幣化項目——展示了其作爲基礎設施的根深蒂固的作用,爲鏈上金融和鏈下企業合作提供動力。這種生態系統的廣度使 BNB 成爲市場上最具運營相關性的代幣之一——對於任何旨在參與整個 Web3 經濟的數字資產信託 (DAT) 來說都至關重要。
BNB Chain 被認爲是 2025 年最強大的 Layer-1 區塊鏈之一,在用戶參與度和網絡活動等方面處於領先地位。其增長反映了散戶採用、開發者勢頭和生態系統深度的強大結合。與以太坊、Solana、Base、AVAX、SUI 和 Aptos 等同行相比,我們認爲 BNB Chain 在可擴展性和用戶粘性方面表現出相對優勢,展示了其在更廣泛的 Web3 生態系統中的戰略價值。
BNB Chain 關鍵亮點 (2025 年 10 月):
日活躍地址數排名第一 (10 月 13 日達到峯值 340 萬)
日 DEX 交易量排名第一 (約 190 億美元/天,約佔 61.25% 的市場份額)
所有 L1 中活躍地址增長最快 (2025 年增長約 300%)
活躍獨立穩定幣錢包地址數最多 (約 2000 萬)
(數據來源:BscScan, Dune, DefiLlama, Blockworks Research, Visa, Nansen)

圖片 5:BNB Chain DEX 交易量創下新高,現領先其他鏈,周交易量峯值超過 1560 億美元
CEX 格局
加密貨幣交易所的入口流量代表了 Web3 生態系統的戰略制高點,是新用戶進入數字資產生態系統的主要門戶。據報道,幣安的 CEX 佔據了約 55% 的入口流量,成爲大多數全球加密貨幣參與者的第一個接觸點。處於這一流量中心的是 BNB,它歷來將用戶參與度轉化爲資產引擎——通過提供交易費折扣、早期 Launchpad 參與資格和生態系統獎勵,將原始的入口流量轉化爲持續的流動性、網絡效應和平臺價值捕獲。
這種設計具有戰略意義。在交易所層面,入口流量是 Web3 生態系統的需求流入。將網絡使用與具有明確實用性和治理功能的原生代幣聯繫起來,使得網絡吞吐量和代幣實用性能夠共同擴展,將採用激勵與市場參與結合起來。

圖片 6:Binance 佔據約 50% 的 CEX 現貨市場份額,有望成爲 Web3 的主要門戶
2. BNB 代幣經濟模型
BNB 是程序化自平衡的。它在一個程序化設定的 1 億代幣上限下運行,由兩個互補的機制——自動銷燬 (Auto-Burn) 和 BEP-95——進行管理,這兩個機制會根據活動和價值流動,按季度和實時減少流通供應量。

這兩個機制共同永久銷燬了超過 6400 萬 BNB,佔歷史供應量的 31.8% 以上。根據 2025 年 10 月 26 日約 1115 美元的 BNB 價格計算,這意味着價值約 720 億美元的 BNB 已被銷燬。該模型在設計上是機械性通縮的,作爲一個供應調整系統,將代幣發行與鏈上活動直接掛鉤。隨着使用量增加,協議會自動減少可用供應量——這是一個穩定價值並抑制代幣過度流速的反饋循環。
這種結構將活動轉化爲平衡:使用得越多,其貨幣基礎的自我修正就越多。當使用量和價格上漲時,更多的 BNB 被銷燬,供應量收縮;當活動下降時,銷燬率降低,供應量趨於穩定。這一設計原則使 BNB 的供應模型成爲一個旨在實現長期平衡的穩定機制。

圖片 7:BNB 的價值平衡機制迄今已移除 30% 以上的總供應量——累計銷燬約 735.6 億美元價值的 BNB
BNB 的所有權結構已演變爲廣泛的生態系統持有和使用。BNB 的持有量廣泛分散在整個網絡中:
公衆 (非關聯方)
約 66–67% — 非關聯的公衆持有者 (在交易所 + 自我託管)
關聯方 (基金會 / 交易所 / 關鍵人物)
約 27% — BNB 基金會銷燬儲備 (用於程序化銷燬;不出售)
約 4–5% — Binance.com 財庫 (用於運營流動性和託管)
<1% — CZ 個人持股

圖片 8:BNB 分佈 - 去中心化且透明(約 67% 公衆;約 27% 銷燬;CZ <1%)
大約三分之二的供應量由非關聯的公衆持有者持有 (在交易所和自我託管中),而 CZ 的個人持股不到 1%。Binance.com 的財庫持有流通中 BNB 總量的大約 4-5%。約 27% 的流通 BNB 由 BNB 基金會持有,並被圈定用於程序化銷燬 (不出售)——這是一個透明的鏈上機制,隨着時間的推移加強了 BNB 的通縮設計。此外,被標記的最大錢包是銷燬/運營/託管錢包,而非控制性頭寸,這表明內部人集中度低,分佈更透明、去中心化和公平。
3. 增長故事
3.1 BNB Chain 路線圖與產品化
BNB Chain 正邁向“一個真正的全球去中心化金融體系”,這是一個預期中的高吞吐量、多鏈平臺,專爲機構級交易、全方位數字資產發行和真實世界資產整合而設計。當前路線圖的目標包括:
>20,000 每秒交易次數 (TPS)
<150 毫秒的區塊最終確認時間
原生的零知識隱私模塊,以支持安全結算和合規的保密性,例如由零知識證明驅動的交易
一個很有前景的例子是,在 2025 年年中,幣安推出了 Binance Alpha,一個流動性激勵和建設者計劃,引發了鏈上 DEX 活動的急劇增加。BNB Chain 的 DEX 交易量曾短暫超過鏈上現貨總交易量的 70%,展示了生態系統潛在用戶和開發者參與的深度。

圖片 9:Binance Alpha 導致 BNB Chain DEX 交易量激增
展望未來,我們已更新下一代 BNB Chain (2026 年及以後) 的目標,以實現我們的下一個里程碑:在“全球去中心化金融體系”的發展中,提供類似 CEX 的體驗,服務數百萬用戶。以下是即將推出的關鍵特性:
近乎即時的確認:旨在爲交易、兌換和互動實現低於 150 毫秒的確認時間
納斯達克級別的吞吐量:旨在爲複雜的鏈上操作實現超過 20,000 TPS
可升級的虛擬機:旨在支持超越當今 EVM 限制的大規模並行執行
原生隱私:旨在有效促進轉賬和合約調用,並提供合規友好的保密保護
Web2 級別的簡潔性與 Web3 的控制權:旨在提供多重簽名、密鑰輪換、無縫認證
這些關鍵特性將共同構成一個模塊化的交易技術棧,專爲數字資產的發行、發現和結算而構建。我們相信,BNB Chain 有望成爲鏈上金融市場的基礎設施首選,而 BNB 則是該基礎設施的關鍵組成部分。
3.2 穩定幣、支付與真實世界採用
BNB 使用戶能夠與 BNB Chain 上廣泛的 Web3 資產進行互動。它正在演變爲一個完全集成的交易和抵押資產,支持與 BNB Chain 上的 DeFi、支付和代幣化應用進行交互。BNB Chain 在穩定幣交易量和活躍用戶方面一直位居全球前列。
近期的整合加深了 BNB Chain 在以下領域的佈局:
代幣化的國債和附息資產 (例如,與 Ondo Finance、Franklin Templeton 的合作)
通過 Circle (USDC) 的部署和跨鏈橋接,建立穩定幣流動性中心
與交易所關聯的 RWA 試點項目,包括 Kraken xStocks 和代幣化基金基礎設施
這些舉措將 BNB 推向一個跨越 DeFi、支付甚至代幣化真實世界應用的完全集成的實用型代幣。這種廣泛的用例表明,BNB 的角色正在從加密貨幣的小衆領域擴展到主流的金融和實用場景。
BNB Chain 擁有數千個項目,涵蓋去中心化金融、遊戲、社交代幣和 NFT 等領域。隨着這些指標的增長,BNB 的重要性也同步增長——它是流經整個經濟體的價值單位。想要在 BNB Chain 上參與新項目發行或使用最新 DeFi 應用的用戶,通常需要 BNB。
BNB 處於 CeFi 和 DeFi 發展的中心。這種獨特的定位爲其帶來了持續的需求和廣泛的用戶基礎。隨着 Web3 在全球範圍內的持續採用,BNB 的多方面實用性及其通縮設計可能會以一種與生態系統增長而非投機週期相關的方式,支持其長期價值。

圖片 10:BNB Chain(BSC)在過去 5 年活躍的穩定幣錢包數量上領先且增長最快
3.3 美國市場解鎖:由 CZ 的赦免、BNB 數字資產信託/ETF 渠道以及在 Robinhood/Coinbase 等主流交易所的上市渠道驅動的結構性催化劑
BNB 迄今在美國市場的有限敞口正在開始改變。BNB 數字資產信託 (DAT)、BNB ETF 以及在包括 Robinhood 和 Coinbase 在內的主流交易所的上市渠道的推出,正在爲美國的參與者提供間接渠道,使他們能夠使用法幣接觸 BNB。預計主要司法管轄區的監管清晰度將提高並加速機構的採用。
授予 CZ 的“完全且無條件的”赦免,爲減輕美國政府先前案件中對 CZ 的“適當人選”限制提供了一條可能的路徑。這對美國和美國的參與者來說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機會,可以擁抱並受益於 BNB Chain 及其新的增長;同時,對於 BNB Chain 和 BNB 來說,這也是一個機會,可以加速開發者的引入,並重新致力於在美國實現企業級整合,涵蓋支付、託管和 Web3 基礎設施,所有這些都將服務於這個歷史上權重不足的地區,並創造 BNB Chain 的下一個增長引擎。
3.4 多樣化的 BNB 產品:爲更廣泛的投資者提供參與 BNB 增長故事的渠道
一個模塊化的 BNB 關聯產品棧包括區域性的 BNB 數字資產信託 (DAT)、BNB ETF (在允許的情況下) 和 BNB 收益基金。它們正在將鏈上流動性轉化爲受監管的分銷渠道。每種形式的 BNB 關聯產品都有其獨特的使命:
BNB 數字資產信託 (DATs) - 包括 BNB Network Company (NASDAQ:BNC) 以及路線圖上可能推出的更多 BNB DATs - 專爲尋求潛在放大回報的投資者設計;
BNB ETF - 目前正在進行監管審批流程 - 用於廣泛的經紀商/註冊投資顧問 (RIA) 渠道,提供日內二級市場流動性,鏡像 BNB 代幣的價格表現;
BNB 收益基金 - 例如 Hash Global BNB 收益基金 - 專爲那些不能直接持有代幣但可以投資於產生收益的、與 BNB 相關的基金的機構而設。
通過有效的 KYC/AML、獨立的管理/審計和標準化的信息披露,這些產品有望減少操作摩擦,並擴大可觸及的機構和海外用戶基礎。從 BNB 數字資產信託、BNB ETF 到 BNB 收益基金,這些多樣化的 BNB 金融產品爲不同類型的投資者在流動性與收益的光譜上提供了一系列選擇。
4. 歷史上最強的結構性表現之一
4.1 BNB: 經週期驗證的卓越表現
在多個市場週期中,BNB 相對於同類的 Layer-1 區塊鏈和基準數字資產,表現出了一致的結構性優異表現。其價值的長期增長反映了功能實用性、程序化的供應紀律和生態系統規模整合的結合。
與那些表現通常與更廣泛市場 Beta 緊密相關的同類資產不同,BNB 表現出結構性脫鉤行爲。即使在熊市中 (2018 年, 2022 年),BNB 仍保持了相對強勢,並迅速收復新高——展示了韌性、流通盤壓縮效應和需求粘性,這些都是專注於財庫管理的配置者應該重視的。
我們認爲,BNB 價格的一致性——在敘事輪動前上漲,並更有效地吸收波動——使其成爲長期結構化產品的理想基礎層資產,特別是那些能賺取費用或潛在收益的產品。


圖片 11:在多輪市場週期中,BNB 表現優於其他資產
4.2 BNB 作爲一種戰略資產
BNB 不僅爲加密原生用戶量身定製,其設計也易於沒有加密經驗的新手理解和使用。引入 BNB 可能會顯著改善風險調整後的回報;例如,在模擬模型中,將 2%–5% 的 BNB 添加到標準的股票-債券-商品組合中,夏普比率從 0.95 提高到高達 1.25。這證明了 BNB 作爲另類資產配置的有效性——增強了多元化,並捕獲了 Web3 的參與度和潛在收益。當前市場條件可能爲資產管理公司提供了一個將 BNB 整合爲另類資產的結構性機會。

圖片 12:傳統投資組合與 BNB 整合投資組合比較
BNB 展示了一種罕見的與更廣泛加密市場趨勢脫鉤的能力,即使在 BTC 回撤和全市場調整期間也能保持強勢。這種結構獨立性是由 BNB 的雙引擎驅動的:鏈上經濟實用性和中心化平臺整合。與那些純粹隨宏觀流動性週期波動的資產不同,BNB 的價格傾向於反映真實的使用情況、生態系統增長和價值創造——我們認爲這使其成爲一種根本上差異化的資產,與投機性加密 Beta 的相關性較低。
4.3 BNB 作爲資產不可能三角中的均衡加密資產
在加密世界,一切都始於並終於資產的性質。與傳統資產相比,加密資產是可編程、可組合和與基礎設施集成的,這使得對它們的評估是多維的,並與三個核心資產維度獨特地聯繫在一起:經濟吞吐量 (Economic Throughput)、安全性 (Security) 和 流動性 (Liquidity)——共同構成了我們所說的資產不可能三角 (Asset Trilemma),這是宏觀經濟學“政策不可能三角”在加密領域的原生延伸。

BNB 在加密資產不可能三角中運行——我們將這三種力量視爲塑造網絡如何成長和維持自身的力量。
經濟吞吐量:網絡通過交易、結算和應用部署,多有效地引導真實用戶活動;
安全性:它通過共識、驗證和透明度,多穩健地保護這些活動;
流動性:參與者能以多低的摩擦順暢地進入、退出和交易。
根據我們的經驗,大多數系統都會爲了一個維度而犧牲另一個維度——安全性更高的網絡通常會犧牲經濟吞吐量。BNB 的架構,通過權益權威證明 (PoSA) 共識和深度的多場所接入,旨在近乎平衡地維持這三個維度。
BNB 的內嵌實用性能夠將其從被動持有的資產轉變爲主動參與的門戶。歷史上,BNB 的平臺參與計劃提供了有意義的激勵,在用戶參與度和留存率方面顯著優於許多主流加密資產。
BNB 內在地帶有某些特權和機會:
參與獨家計劃:BNB 持有者可以參與生態系統計劃、應用和治理。Launchpool 活動、空投和治理投票都是與 BNB 所有權相關的福利例子。
集成的用戶獎勵:BNB Chain 上的許多舉措都旨在獎勵 BNB 持有者和用戶。這些激勵意味着,即使不考慮價格升值,長期持有 BNB 也有實實在在的好處。
單一代幣實現多樣化參與:持有 BNB 提供了一種廣泛的參與形式。用戶可以簡單地持有 BNB,並在借貸、交易、遊戲等多個領域使用它。
這種動態加強了生態系統:隨着越來越多的人爲了獲得這些優勢而持有 BNB,它推動了 BNB Chain 更大的去中心化和活動。

圖片 13:加密資產不可能三角比較
5. 戰略亮點
5.1 BNB 生態系統作爲全棧高效的 Web3 資產發行與交易平臺
BNB 在中心化和去中心化平臺上的整合,使其成爲 Web3 時代的核心參與型代幣。它結合了基礎設施、准入資格和激勵措施,我們認爲這使其成爲一種引人注目的、適合長期參與的實用型代幣。
BNB 的戰略亮點:
生態系統激勵:BNB 使得用戶能夠參與各種生態系統計劃,這些計劃在歷史上爲持有者提供了額外的激勵和獎勵。
核心參與型代幣:BNB 作爲 Web3 時代的核心參與型代幣,將用戶與廣泛的區塊鏈應用和社區連接起來。
可持續的價值模型:BNB 的實用性與通縮相結合,可以創造一個可持續的價值模型。使用量的增加會推動更多的銷燬和更多的參與計劃的需求,從而增加實用價值。
支持性的生態系統:BNB 生態系統擁有支持性的風險投資生態參與者,如 YZi Labs,它們在獨特的戰略位置上,能夠從最初的概念驗證階段開始引入投資項目,貫穿融資和初始分發,並在此之後提供支持。

圖片 14 & 15:BNB 獨特地提供對 BNB 生態系統中 Web3 資產發行、發現和參與完整生命週期的端到端曝光
BNB 生態系統通過其支持性風險投資夥伴(如 YZi Labs),爲資產發行提供了一個強大、高效且全面的平臺。這些風險投資夥伴處於戰略位置,能夠從最初的概念驗證階段開始引入投資項目,引導這些項目完成融資和初始分發,並隨後通過 BNB Chain 促進這些項目的全球交易和去中心化生態系統增長。通過確保建立表現頂級的交易對 (通過 CEX),BNB 正在成爲一個強大且或許是 Web3 領域最有效的全週期資產發行中心之一。
簡而言之,BNB 生態系統通過整合:
YZi Labs 和其他風險投資參與者:孵化始於此
BNB Chain:核心部署層、增長和鏈上實用性
交易所:流動性、Launchpool 和交易
構建了一個完整的系統,提供全棧的 Web3 敞口——資產發行、發現和參與,全部由 BNB 生態系統提供動力。
5.2 BNB 的收益與准入:卓越的原生收益生成,可能帶來 15–20% 的年化價值創造
像 Launchpool 這樣的機制持續推動了大規模的 BNB 鎖定,併爲用戶創造了有吸引力的收益,在歷史上的高峯週期中,平均帶來了 15–25% 的年化價值增益。這種動態不僅程序化地減少了代幣流通,還增強了用戶留存和生態系統參與度,使 BNB 成爲一個兼具潛在價值和長期平臺協同的強大引擎。

圖片 16 & 17:憑藉 15–20% 的年度價值提升和深度生態系統集成, BNB 將傳統資產持有轉化爲更高效的參與方式
這種多方面的整合使 BNB 成爲一種獨特且引人注目的、可用於長期 Web3 敞口的資產。我們的研究表明,在主要 Layer-1 資產中,BNB 在經濟價值方面一直處於領先地位。BNB 歷史上提供了具有競爭力的 15-20% 的年化價值增益,與其他資產相比具有顯著優勢 (例如,根據第三方數據,SOL 約 6.5%/ETH 約 4.5%,且我們認爲這兩者更依賴於外部質押協議),這凸顯了 BNB 高度的資產發行和價值收益能力。
與比特幣 (我們認爲其行爲類似於數字黃金) 和以太坊 (我們認爲其類似於基礎性基礎設施) 不同,我們認爲 BNB 最適合被描述爲 Web3 時代的“科技平臺”。我們相信它結合了通過幣安 CEX 巨大流量帶來的無與倫比的生態系統入口、通過 BNB Chain 提供的強大基礎設施,以及一個提供如 Launchpool、Alpha 等實用功能的全面運營代幣系統。
6. 結論:BNB 的定位是成爲全球 Web3 經濟的高效交易引擎
BNB 集准入資格、實用性和程序化的價格穩定機制於一身。它爲持有者提供了廣泛進入 Web3 生態系統的渠道和在衆多應用中的實際效用,而內置的銷燬機制旨在確保長期供應與網絡活動保持一致。
BNB 不僅僅是一個平臺代幣——它是一個 Web3 基礎設施代幣,它:
結合了鏈上增長、內置激勵、頂級生態系統准入和長期供應壓縮。
爲用戶提供了接觸 Web3 資產發行和分發全譜系的敞口。
涵蓋了所有層級的關鍵 Web3 資產和領域:從交易所上市的藍籌股,到中等市值的敘事性資產,再到 BNB Chain 上新興的長尾代幣。
當 ETH 錨定 DeFi 基礎設施,BTC 充當價值存儲時,BNB 的定位是成爲驅動全球 Web3 經濟的高效交易引擎,併爲進入 Web3 世界的投資者提供一種配置工具。
關於 YZi Labs
YZi Labs 在全球管理着超過 100 億美元的資產。我們的投資哲學強調影響力優先——我們相信有意義的結果會自然而然地隨之而來。我們投資於各個階段的企業,優先考慮在 Web3、人工智能和生物技術領域具有堅實基本面的項目。
YZi Labs 的投資組合涵蓋來自六大洲超過 25 個國家的 300 多個項目。其中超過 65 個投資組合公司已經歷了我們的孵化計劃。欲瞭解更多信息,請在 X 上關注 YZi Labs。
免責聲明
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法律或稅務建議。它不是對任何數字資產、金融工具、資產、服務、實體、發行人或任何個人、實體或事項的背書、分析或推薦。它不是出售或要約購買任何數字資產、證券或其他資產的要約。本文中的信息在發佈之日被認爲是準確的,但如有變更,恕不另行通知。接收者在做出任何購買或投資決定前,應進行自己的盡職調查並諮詢專業顧問。過往表現不代表未來結果。使用此信息的風險由您自行承擔。
前瞻性聲明
本文包含前瞻性聲明,包括關於 BNB 及相關技術未來表現、採用情況和市場狀況的預測、估計和預期。這些聲明基於當前的假設和信念,但涉及可能導致實際結果出現重大差異的風險和不確定性。諸如“預期”、“期望”、“意圖”、“計劃”、“相信”及類似表述均爲前瞻性聲明的標識。任何提及“增長”、“網絡效應”或“生態系統擴張”的內容,反映的是去中心化技術的潛在可擴展性和採用情況,而非財務回報或利潤分享機制。這些聲明並非未來表現的保證。我們不承擔在本演示文稿發佈日期後更新這些聲明的義務。
主要風險因素
本文描述的以下風險和不確定性並非旨在詳盡列出所有可能相關的風險。額外的風險,包括目前未知或被認爲不重要的風險,也可能產生重大的不利影響。
損失風險:投資或購買數字資產、與分佈式賬本技術相關的項目(包括 DeFi 項目)涉及重大風險,包括完全損失的風險。本文件未考慮任何特定人士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具體需求,我們敦促每位個人在做出任何購買或投資決定前諮詢其法律和財務顧問。
監管不確定性:數字資產及相關項目在全球範圍內受到快速演變且不確定的監管框架的約束。未來的監管發展可能會施加限制或義務,從而對運營、流動性和價值產生重大影響。相關監管機構可能認定該數字資產構成證券、衍生品或其他受監管產品,從而觸發許可、註冊和合規義務。
法律風險:未能遵守適用法律可能導致調查、罰款、停止令或其他可能對運營產生不利影響的執法行動。此外,由於任何這些風險因素或其他不利情況的發生,個人可能會對公司提起民事法律訴訟。
網絡安全與技術風險:數字資產可能因網絡攻擊、私鑰泄露、網絡釣魚、惡意軟件或託管失敗而永久丟失。協議或智能合約中的編碼或設計缺陷可能被利用,導致意外行爲、資金損失或治理失敗。數字資產可能受到 51% 攻擊、女巫攻擊或其他共識層面的威脅。
運營與業務風險:高交易量或網絡中斷可能導致結算延遲、增加 Gas 費/交易費或損害功能。雲提供商、節點運營商、託管方或集成的 DeFi 協議的失敗可能對運營產生不利影響。網絡改進可能不會成功,可能會引入錯誤,或可能導致生態系統分裂(例如,硬分叉)。
市場波動性與流動性風險:數字資產價格會經歷劇烈且不可預測的波動,可能導致重大損失。可能沒有足夠的買家或做市支持來提供活躍的交易市場,從而限制了退出機會。交易所和託管方可能會經歷破產、欺詐、網絡泄露或運營失敗,影響我們對資產的訪問或所有權。估值可能依賴於不受監管的市場,導致價格操縱、不可靠的價格發現或價值的突然喪失。
治理與代幣經濟模型風險:基於代幣的投票可能容易受到操縱或集中化,允許一小部分人施加過大的控制權。代幣發行計劃可能會稀釋價值,或因網絡治理或不可預見的情況而發生變化。管理權限可能被濫用、利用或丟失,影響代幣功能或資金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