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相信將現實世界資產代幣化是金融的必然未來。數據似乎支持這一點——RWA正在快速上升,機構資金正在流入,該行業正爲可能出現的大規模另類季節運行做好準備。
但如果我們正在觀看一部我們之前看過三次的電影,只是有了更好的營銷呢?
我們一直忽視的模式
讓我帶你回到過去。2017年:ICO將會使籌款民主化。2020年:DeFi將會取代銀行。2021年:NFT將會革命化數字所有權和創作者經濟。
每個敘事都感覺是必然的。每個都有機構支持。每個都有熱情的社區和合法的技術創新支持。
每一個在炒作超過基礎設施交付能力時都崩潰得很慘。
現在是 2025 年,RWA 是金童。黑石正在代幣化貨幣市場基金。高盛正在探索鏈上證券。邏輯是無懈可擊的:傳統資產有 500 萬億美元,如果即使 1% 上鍊,我們談論的就是數萬億的價值。
但這裏有一個不舒服的問題,沒有人問:如果代幣化解決了其實並不需要解決的問題怎麼辦?
流動性幻覺
RWA 的核心提議是流動性。將一種不流動的資產——房地產、私募股權、精美藝術品——代幣化,突然間它可以在全球市場上 24/7 交易,擁有部分所有權。聽起來很革命性。但讓我們批判性地思考一下。
房地產不流動是有原因的。它是一種有維護成本、法律複雜性和地方監管框架的實物資產。代幣化並不會改變這一切。你仍然需要物業管理、保險、租戶關係及遵守當地法律。代幣只是所有這些複雜性的代表——它並沒有消除這些複雜性。
私募股權本質上是流動性不足。這些投資需要較長的時間來創造價值。讓它們瞬間可交易並不會創造價值——它會造成對那些本不該被投機的資產的投機。問問自己:風險投資基金是否因其股份在退出前在二級市場交易而受益?還是這隻會產生噪音和不對稱的激勵?
Q4 中被最多轉發的 RWA 代幣——PROPS、RIO、LEOX、LBM、PROPC、DDY——都在押注同一理論。但受歡迎並不意味着某樣東西有價值。ICO 代幣也曾很受歡迎,直到它們不再受歡迎。
沒人想討論的監管現實
讓我保持懷疑的部分是:RWA 代幣是證券。
不是“也許”證券。不是“取決於結構”的證券。它們字面上是代表真實世界資產所有權的代幣化金融工具。這使得它們在幾乎所有全球監管框架下都是證券。
這意味着每個 RWA 項目都在法律灰色地帶運營,直到監管者提供明確性。而當這種明確性到來時——而且它會到來——許多這些項目將面臨與 ICO 繁榮相同的命運:執法行動、下架和持幣者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以太坊避免被歸類爲證券,因爲它足夠去中心化並且作爲基礎設施功能齊全。比特幣之所以被放行,是因爲它沒有中央發行者。但是在邁阿密的代幣化公寓大樓呢?這就是證券。代幣化的國債基金?證券。代幣化的商品?你猜對了。
這些機構參與者——Ondo、基於 Algorand 的項目、其他由主要金融支持的項目——他們在構建時考慮合規性。但在加密推特上流行的山寨幣呢?大多數都是監管定時炸彈。
需求問題
假設技術有效。假設法規得到解決。這裏有一個仍然困擾我的問題:
這究竟是爲誰服務的?
散戶投資者不需要商業房地產的部分所有權。他們現在可以毫無摩擦地購買 REIT。機構投資者不需要區塊鏈來交易證券——他們已經有非常高效的系統。
論點總是“但區塊鏈使其更高效!”但真的是這樣嗎?傳統金融的結算時間已經很快。保管問題已經解決。價格發現發生在成熟、流動的市場中。
區塊鏈所增加的是透明度、可組合性和 24/7 市場。這些是特性。但這些特性是人們真正願意爲之支付溢價的嗎?還是說這些是尋找問題的解決方案?
DeFi 之所以有意義,是因爲它提供了真正新的東西:無需許可的槓桿、即時流動性提供、算法穩定幣。它不僅僅是複製 TradFi——它提供了之前不存在的功能。
大多數 RWA 項目只是將傳統資產上鍊,並希望區塊鏈的溢價使它們有價值。這並不是創新。這只是重新包裝。
Altseason 賭注
是的,RWA 代幣正在流行。是的,隨着 altseason 可能的臨近,它們正在獲得關注。是的,如果比特幣和以太坊上漲,那麼所有流動性良好的資產可能都會隨之上漲。
但是上漲的潮水並不能驗證基礎理論。
Memecoins 在 altseason 也會上漲。這並不意味着它們在解決問題或創造價值。這意味着人們在投機,而在投機中,敘事比基本面更重要。
RWA 有一個引人注目的敘事。它聽起來像機構。它聽起來很嚴肅。它吸引了尋找“下一個大事件”的聰明資金,在 DeFi 成熟之後。
但當現實與期望不符時,敘事就會崩潰。而現實是,代幣化真實世界資產遠比炒作所暗示的複雜、受監管且革命性要少得多。
什麼可能讓我錯呢
明確一點:我並不是說 RWA 不會成功。我是在說它相較於當前的發展階段被過度炒作了。
什麼會改變我的想法?
清晰的監管框架允許 RWA 代幣合法地大規模運營
來自非加密本土用戶的實際需求,他們選擇代幣化資產而非傳統替代品
真正的流動性深度證明市場想要這些資產的 24/7 交易
證明成本節省或效率提升的案例,足以證明區塊鏈基礎設施的複雜性
不舒服的真相
這是我認爲真正發生的事情:加密貨幣需要一個新的敘事。DeFi 達到了巔峯。NFT 崩潰。遊戲加密貨幣仍在尋找產品市場契合。AI 加密貨幣大多是虛無縹緲的。
RWA 是機構參與者可以支持的敘事,因爲它不會威脅現有金融體系——它與之整合。這使得它對監管者來說可口,對傳統金融有吸引力,並且可以獲得風險投資的資金。
但令人愉悅並不意味着它是必然的。
在 RWA 上引領 Q4 話題的項目 — PROPS、RIO、LEOX、LBM、PROPC、DDY — 可能在 altseason 的上漲中是很好的交易。但是長期持有呢?這需要相信代幣化確實提供了足以證明基礎設施複雜性、監管風險和執行挑戰的價值。
我還沒有說服自己。如果歷史教會我們任何事情的話,當每個人都朝着相同的敘事交易奔赴時,持反對意見比成本節省了更多資本。
也許我錯了,RWA 成爲將數萬億資產上鍊的橋樑。或者也許我們又要學習——加密貨幣的殺手級應用並不是在更慢、更昂貴的基礎設施上覆制 TradFi。時間會證明一切。但如果你是因爲 RWA 代幣的趨勢而投資,至少問問自己:我是購買效用,還是僅僅購買炒作?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和分享。
請關注 @Bitcoin Gurukul 以獲取超級早期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