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我帶過一個學員。
他進圈的時候,連K線都看不懂,看交易界面都頭暈。
但三個月後,他卻把區區 6000U 滾成了 17 萬。
很多人以爲他是不是用了什麼“內幕指標”,
其實他靠的,只是一套笨到離譜的邏輯——
我叫它 “五步笨功法”。
第一步:小倉死分
他把 6000U 拆成 60 份,每次只上 100U。
有人笑他膽子太小,但他卻笑到了最後。
賺了就按公式加碼,從不心血來潮。
第二步:只認一種信號
他不亂看指標,只盯兩個畫面:
1小時圖裏 7線穿21線,
然後再看 4小時圖 MACD 是否零軸下翻紅。
信號出現,直接上。勝率高得離譜。
第三步:紀律到變態
開倉那一刻,止盈止損全掛好:
虧 1% 就止損,賺 3% 就走人。
掐着表算時間,從不猶豫。
別人還在手動抖,他已經鎖死命運。
第四步:複利滾雪球
贏一單,把利潤和本金一半繼續壓;
第二次贏,就只拿總資金的 2% 操作。
他看似“慫”,其實是在放大勝率。
第五步:避開散戶墳場
他自己踩過坑,總結出一張“黑名單”:
非農數據公佈前後,不碰
週五晚 8 點到 10 點,不碰
只選凌晨 1 點到 3 點出手
“那段時間最乾淨,沒那麼多陷阱。”
這是他最笨,卻最值錢的經驗。
這套方法聽上去一點都不性感,
但就是靠這股“死板勁”,他把小錢滾成了大錢。
市場上,輸的不是技術差,
而是太多人“手癢、嘴快、心浮”。
懂的人,一步步翻身;
不懂的人,只能在幻想裏追漲殺跌。
別羨慕別人暴富,
能不能從 6000U 滾到 17 萬,
取決於你能不能“笨”得夠徹底。
幣圈的路很長,
真正走到最後的,
從來不是衝得最快的,
而是走得最穩的那羣人。
我會在這裏持續分享一些實戰思考和經驗,
如果你還在找方向,不妨一起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