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哥講幣10月25日

現在社羣裏有人喊我 “老師”,問我怎麼判斷行情、怎麼規避合約風險時,我總會想起 3 年前剛入幣圈的自己 —— 連 “現貨” 和 “合約” 都分不清,跟着別人買幣虧到半夜睡不着,打開行情軟件只覺得滿屏數字都是 “天書”。誰能想到,就是這樣一個純純的小白,後來會靠自己摸爬滾打,不僅實現了穩定盈利,還能帶着一羣和我當年一樣迷茫的新手避坑成長。

一、小白期:跟着 “大神” 買幣,1 萬本金虧到剩 2000

2021 年,幣圈牛市正盛,朋友圈裏天天有人曬 “比特幣又漲了”“山寨幣翻倍了” 的截圖,我看着心癢,也想跟着分一杯羹。那會兒我對加密貨幣的認知爲零,連交易所註冊都要問朋友,更別說分析項目、判斷行情了。

第一次買幣,是聽了一個所謂 “幣圈大神” 的推薦 —— 他在羣裏說某山寨幣 “即將上大所,目標價翻 10 倍”,我沒多想,直接轉了 1 萬塊錢進去,滿腦子都是 “躺賺” 的幻想。結果剛買完沒兩天,這幣就開始暴跌,從 0.5 美元跌到 0.1 美元,我慌了神,問 “大神” 該怎麼辦,他只說 “拿住,這是洗盤”。可我看着賬戶裏的錢一天天減少,實在扛不住,在最低點割了肉,1 萬本金最後只剩 2000 多。

那是我第一次體會到幣圈的殘酷:沒有認知的 “跟風”,本質上就是送錢。後來我才知道,那個 “大神” 根本不是什麼高手,只是拿了項目方的佣金,專門拉小白接盤的 “鐮刀”。

除了被 “大神” 坑,我還犯過很多小白都會犯的錯:比如把所有錢都投進一個幣,想着 “賭一把大的”;比如看到幣價漲了就追高,跌了就恐慌割肉;比如連錢包私鑰是什麼都不知道,就敢把幣提到小交易所,結果後來那交易所跑路,我裏面的幾百塊錢再也沒找回來。

短短兩個月,我虧了快 2 萬,看着賬戶裏的餘額,我終於明白:幣圈不是賭場,想在這裏賺錢,必須先讓自己變得專業。

二、摸索期:啃資料、盯行情,把虧損變成 “學費”

從那以後,我不再相信任何 “免費的推薦”,開始踏踏實實地學習。我把市面上能找到的加密貨幣書籍都買了回來,從(區塊鏈基礎知識)到(合約交易實戰),一頁一頁地啃;我關注了十幾個幣圈資深分析師的賬號,每天看他們的行情解讀、策略分析,不懂的術語就查百度、問社羣裏的老玩家;我還下載了各種行情軟件,每天花四五個小時盯盤,記錄比特幣、以太坊的漲跌規律,分析 K 線圖上的支撐位、阻力位。

剛開始的時候特別難,比如看技術分析,MACD、RSI、布林帶這些指標,我記了又忘,忘了又記;看項目白皮書,滿屏的專業術語讓我頭暈,只能逐字逐句地查翻譯、理解邏輯。但我沒放棄,因爲我知道,這些 “難” 的東西,正是區分 “韭菜” 和 “玩家” 的關鍵。

爲了練手,我開始用小資金做現貨交易 —— 每次只投幾百塊錢,選比特幣、以太坊這種主流幣,跟着自己學的知識分析行情。有一次,我通過分析 K 線,發現比特幣在 4 萬美元附近形成了強支撐,而且 RSI 指標進入超賣區,我判斷 “大概率會反彈”,於是買了 500 美元的比特幣。果然,沒過幾天,比特幣就漲到了 4.5 萬美元,我賺了 500 多塊錢。

這是我第一次靠自己的分析賺到錢,雖然不多,但比之前跟風賺的錢踏實多了。那一刻我明白:幣圈的錢,從來都不是靠運氣賺來的,而是靠認知和耐心。

後來,我開始嘗試合約交易。因爲有了之前的虧損教訓,我對風險控制特別重視:每次開單隻拿本金的 5%,用 10 倍槓桿(不敢用太高槓杆),提前設好止損和止盈。剛開始做合約,也虧過錢,比如有時候判斷對了方向,但因爲沒設止損,被短期的震盪洗了出去;有時候因爲貪心,沒到止盈點就想 “多賺點”,結果行情反轉,盈利變虧損。

但每一次虧損,我都會記在 “交易日誌” 裏:這次爲什麼虧?是行情判斷錯了,還是執行不到位?下次該怎麼改進?慢慢的,我的交易策略越來越完善,虧損越來越少,盈利越來越穩定。

記得有一次,比特幣從 6 萬美元跌到 5 萬美元,市場一片恐慌,很多人都在喊 “還要跌”。但我通過分析周線圖發現,比特幣在 5 萬美元附近是歷史強支撐位,而且機構資金一直在入場,我判斷 “這是抄底機會”,於是用 2000 美元本金,開了 10 倍槓桿的多單,設了 4.8 萬美元的止損。

結果第三天,比特幣果然開始反彈,一路漲到 5.5 萬美元,我在 5.4 萬美元的時候止盈,一下子賺了 4000 多美元。這是我第一次靠合約賺到這麼多錢,也讓我更加堅信:只要有足夠的認知和嚴格的執行,幣圈真的能實現 “小資金撬動大收益”。

三、成長爲 “老師”:把自己的經驗分享出去,幫更多人避坑

隨着交易越來越穩定,身邊開始有朋友找我問問題:“這個幣該不該買?”“合約止損設多少合適?”“怎麼分辨項目是不是空氣幣?”

一開始,我只是偶爾在微信上跟他們聊聊,但後來我發現,像我當年一樣迷茫的小白還有很多 —— 他們要麼被 “大神” 忽悠,要麼因爲不懂風險控制而爆倉,要麼連最基本的安全知識都沒有。於是我想:不如把自己的經驗整理出來,分享給更多人,幫他們少走一些我走過的彎路。

我建了一個小社羣,剛開始只有十幾個朋友,我每天在羣裏分享行情分析、交易技巧,還會把自己的交易日誌截圖發進去,告訴大家 “我今天爲什麼開單,止盈止損設在哪裏”。有一次,一個羣友跟我說,他本來想跟着別人買一個高風險的山寨幣,看了我的分析後,放棄了這個想法,後來那個幣果然暴跌,他躲過了一劫。

這件事讓我特別有成就感,也讓我更堅定了 “分享” 的想法。我開始把自己的經驗整理成文字,發在自媒體平臺上:比如(小白買幣避坑指南),教大家怎麼分辨 “鐮刀”、怎麼選擇靠譜的交易所;比如(合約交易入門教程),從槓桿原理講到止損止盈設置,用最簡單的語言讓新手看懂;比如(我的交易日誌:從虧 2 萬到穩定盈利),把自己踩過的坑、總結的經驗都寫出來,讓大家少走彎路。

慢慢的,關注我的人越來越多,社羣裏的成員也從十幾個漲到了幾百個,大家開始喊我 “老師”。有很多人跟我說,看了我的分享,他們不再盲目跟風,開始學會自己分析行情;有很多人說,跟着我的策略做交易,之前虧的錢慢慢賺回來了;還有人說,因爲我的分享,他們知道了 “風險控制” 的重要性,再也沒有爆過倉。

現在,我每天都會花時間在社羣裏解答大家的問題,每週還會開一次直播,跟大家聊行情、講技巧。有人問我:“你不怕教會別人,自己少賺錢嗎?” 其實我覺得,幣圈的市場很大,不是 “教會別人就會搶自己飯碗”,反而,當更多人變得專業,市場纔會更健康,我們才能一起在這個市場裏賺到更長久的錢。

四、寫給所有幣圈新手的話

從小白到 “老師”,這 3 年我走了很多彎路,也虧了不少錢,但這些經歷都變成了我最寶貴的財富。現在回頭看,我想給所有剛入幣圈的新手提 3 個建議:

第一,先學再賺,別拿本金當 “學費”。幣圈的門檻看似低,但想賺錢的門檻很高,在沒有足夠認知之前,不要輕易投入大資金,先從小資金練手,把虧損控制在自己能承受的範圍內。

第二,敬畏風險,永遠把 “活下去” 放在第一位。不管是現貨還是合約,都要做好風險控制:不要把所有錢投一個幣,不要用過高的槓桿,不要不設止損。記住,在幣圈,只要不爆倉,就永遠有機會。

第三,保持獨立思考,別被 “熱度” 裹挾。市場上的 “利好消息”“大神推薦” 太多了,一定要學會自己判斷,不要別人說什麼就信什麼。真正的高手,從來都不是跟着別人走,而是能在混亂的市場中找到自己的節奏。

幣圈從來都不是 “一夜暴富” 的天堂,但它確實給了普通人一個 “靠認知改變財富” 的機會。我從一個虧得一塌糊塗的小白,到現在能帶着大家一起避坑、一起盈利,靠的不是運氣,而是日復一日的學習和堅持。

希望我的經歷能給你一點啓發,也希望你能在幣圈找到屬於自己的 “賺錢邏輯”—— 畢竟,只有靠自己賺來的錢,才最踏實。

關注老瑞不迷路,幣圈有什麼問題可以看我主,業。#加密市场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