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聚會時,一個老朋友一臉懊悔地說:

“去年我做空主流幣,三百萬本金,只剩三十萬。”

我笑着問他:“如果當時我讓你拿五十萬試試水,你會不會覺得我太保守?”

他嘆了口氣:“那時候腦子裏全是‘再不上車就錯過一個億’,哪聽得進這些。”

這就是幣圈的真相——不爆幾次倉,沒人真的懂風控。

他又問:“是不是莊家盯着散戶?我一買就跌,一割就漲。”

我遞過茶杯說:“別想太多,全球盤24小時都在轉,你那點倉位連浪花都掀不起。”

接着他問:“那還能翻身嗎?”

我說:“當然能,前提是你得先熬得住。”

賺錢的邏輯其實一點都不復雜——

控制倉位、遵守紀律、接受波動。

可大多數人做不到,不是因爲不會操作,而是輸給了自己的“心魔”。

他又問:“那現在該買啥?”

我告訴他:“比特幣站穩關鍵均線,可以分批佈局,但要提前設好止損。”

他皺眉:“這也太簡單了吧?”

我笑了:“簡單的事,難在堅持。你能做到不盯盤、不焦慮、不貪婪嗎?”

他沒再說話。

其實幣圈的大多數人都一樣——

想賺快錢,結果被快節奏反噬。

研究項目、追熱點、賭山寨,看似努力,其實是在情緒裏打轉。

真正能在幣圈活下來的,靠的不是“聰明”,而是耐性和節奏感。

行情可以暴漲暴跌,但紀律不能崩。

記住:不貪、不躁、不亂動,賬戶纔會越來越穩。

如果你還在交易中迷茫,

那就先學會慢一點,跟對節奏,活得久,比賺得快更重要。@超哥炒币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