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loworld AI #HoloworldAI $HOLO
今天刷幣安公告直接看愣了 ——BNB Chain 硬是幹成了 EVM 鏈交易量第一,數據裏全是生態項目在瘋跑的痕跡。羣裏一堆人在追剛上的 CHEEMS、TEST 這些新幣,我笑着沒動 —— 不是我保守,是這半年靠 Holoworld 的 HoloArc 埋伏 HOLO,早就把下半年的肉都喫夠了,這種土狗車真看不上。
說真的,幣圈混久了就知道,真能悶聲發財的從來不是追新幣,是抓生態裏的 “隱形發動機”。HoloArc 就是我今年挖到的最肥的發動機,沒有之一。
最早接觸 HOLO 是 9 月份幣安剛上的時候,當時空投砸下來一堆人在砸盤,價格從 0.5 美元砸到 0.4 附近震盪。我本來也想跟着出,結果翻白皮書看到 HoloArc 的介紹 —— 說是 Holoworld 的旗艦加速器,專門扶創作者、開發者和 IP 做鏈上企業,入選了不僅給投資,還手把手教 GTM、改產品、做增長,全程陪跑。
這細節一下戳中我了,以前見過太多加速器只給點錢就當甩手掌櫃,最後項目死一片。但 HoloArc 提了個 Creator Capital Markets,說用 HOLO 把早期創意到 VC 生態全串起來,這不就是給小項目搭了個直接對接資本的橋嗎?當時我就判斷,這玩意兒不是空氣,是真要做生態閉環。
沒猶豫,先梭了 5 萬 U 的 HOLO,均價 0.42 美元。緊接着發現 HOLO 能質押換 veHOLO,不僅能投票選加速器入圍項目,還能優先拿這些項目的私募額度。我直接鎖了一半進去,剛好趕上 HoloArc 第一期招項目,裏面有個做 AI 虛擬主播 IP 的團隊,技術是跟 AVA AI 合作的,能自動生成 3D 形象和短視頻,當時看 Demo 就覺得能火。
靠着 veHOLO 的額度,我用 HOLO 換了他們 10% 的私募份額,成本幾乎可以忽略。沒想到才兩個月,這團隊就被 HoloArc 推上了幣安的 NFT 市場,虛擬主播的周邊 NFT 直接售罄,項目代幣上線 DEX 當天就翻了 2 倍。更爽的是 HOLO 本身,隨着生態裏的項目越來越多,不管是創建 AI 代理、買 NFT 還是項目融資,都得用 HOLO 結算,需求一下就起來了,價格慢慢爬到 1.2 美元,光現貨就賺了 14 萬 U。
可能有人會問,這玩意兒跟別的生態幣有啥不一樣?說白了,HOLO 是真的 “能用”,不是炒概念。創作者用它確權自己的 IP,開發者靠它在 MCP 網絡上調用算力和數據,連歐萊雅、嗶哩嗶哩這些傳統大廠都在跟 Holoworld 合作搞數字角色,這生態粘性可不是喊口號能喊出來的。
而且 HoloArc 的玩法特別實在,不是隻挑成熟項目。我認識個做 Web3 漫畫的小哥,就一個創意腳本,居然也入選了,HoloArc 不僅給了種子輪,還幫他對接了 Cool Cats 的 IP 聯動,現在他的漫畫角色做成 AI 代理在平臺上接單,光服務費每個月就有幾千 U 的 HOLO 進賬。這纔是真的幫人把 “創意” 變成 “鏈上企業”,比那些只會拉盤的土狗項目靠譜一萬倍。
今天 BNB 鏈交易量霸榜,其實就是在提醒大家:生態爲王的時代早就來了。HOLO 現在市值才 1.4 億多美元,跟那些動輒幾十億的生態幣比,完全是價值窪地。但我得勸一句,別瞎梭哈,最好先質押點 HOLO 拿 veHOLO,既能參與治理,還能搶新項目的額度,這纔是老玩家的玩法。
說實話,幣圈賺錢的邏輯從來沒變過:要麼做第一個喫螃蟹的人,要麼跟對能孵出螃蟹的平臺。HoloArc 現在就在批量孵 “螃蟹”,HOLO 就是進場的門票。我已經把私募賺的錢又加了倉,這波生態車,錯過可能真要拍斷大腿。



